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5日电(记者李爱平)2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再创历史新高,部分高速路段将持续高位运行,单日最高峰车流量预计超过63万辆,通行高速公路的小型客车流量占比将达75%以上,预计自驾出行占比将达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新能源汽车占比将从2024年的3.5%增加至7.8%,充电需求持续增大。
为全力做好春节及春运期间公路保通保畅工作,给群众营造平安便捷温馨出行环境,全区交通运输部门强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处置。运用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路网监测,重点在降雪路段、易拥堵收费站、服务区等进行监测调度,指导各盟市、交通集团压实责任,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加大应急抢通保通人员、机械、物资调配力度,清雪除冰作业做到“人停机不停”,达到“随下随清,随清随走”的工作目标,保证春运公路安全畅通。
重点加强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提前梳理研判本地区充电繁忙服务区(含停车区)清单,公布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指南,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制定充电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提前做好检查维护,并加强充电桩运行监测和巡视巡查。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视情增设移动充电设施,增加人员力量,引导车辆规范停车、充电。通过高德、百度地图、“随手查”、“蒙路畅行”“蒙马充电”小程序等渠道,及时发布充电站的使用情况、充电车位剩余数量等信息,提前引导电车车主合理安排充电计划。
加强路网疏堵保畅。加强与公安交管、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协作,用好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通过远端分流、近端管控、客货分流等方式减少车辆拥堵,避免出现车辆大面积、长时间滞留现象。
强化收费站通行管理。视情科学增加收费车道及疏导人员,强化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运行监测,及时处置异常情况,适时启用便携机和ETC手持天线设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建立地图导航平台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将应急突发事件、公路阻断和道路封闭信息推送至高德、百度等图商平台,提示过往司乘人员提前规划行程并注意行车安全。
为应对春节及春运可能出现的低温降雪天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指导全区储备公路应急队伍369支5724人,融雪剂2.2万吨、防滑料5万立方米,多功能除雪车629辆,除雪滚刷338套,抛雪机41台,撒布机箱318个,平板运输车141台等,应对多轮恶劣天气公路除雪保通物资需求;在全区设置72处高速公路救援服务点,并增设11处临时清障救援点,缩短车辆救援出动时间,增加值守力量,提升车辆救援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全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共设置应急救援点230个,应急床位490张,所有服务区均提前储备了充足的应急医药箱和24小时热水、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物资,一旦发生大面积旅客滞留情况,可全天侯为司乘人员提供应急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工作;在全区运营的99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了1296个充电枪,实现高德、百度等导航软件可查可用。其中,2024年在卓资山、兴和、呼和浩特西、响沙湾、哈素海5对大交通流量服务区增设了120个液冷超充充电枪,为节假日充电提供保障。
铁路部门通过加派人手清理道岔和铁轨上的积雪,确保列车能够安全运行。客流高峰期间,通过增开临客列车、夜间高峰线等方式提升运能运力,并为滞留旅客提供餐饮、热水、充电及临时休息的服务,增加人工退票及改签窗口。
民航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航班计划,并将为滞留旅客提供餐饮、安排住宿、机票改签等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