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9时30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3周年仪式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全场肃立默哀,缅怀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同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专项文物史料征集工作也正式启动。“追寻红色印记感受魅力滨江”宝山滨江红色文化行走路线同时对外发布。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重要起点之一,是中国局部抗战时期,在淞沪地区爆发的一次空前壮烈的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自卫战役。此次战役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为全面抗战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畏强暴、敢于牺牲、追求正义的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意志和决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建成开放的第25个年头。开馆至今,淞沪馆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创新展览形式,扎实深入地开展史料研究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样的宣教活动,进一步拓展阵地功能。如今,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已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抗战主题纪念馆和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淞沪馆正式推出了“大思政课”建设再提升工程。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与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研究会、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宝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宝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宝山分公司、友谊路街道第二街区党支部等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大思政课”建设协作机制,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向全社会延伸。
仪式上,淞沪馆2025年度思政“红”课堂课程目录全新发布。聘请苏智良、张云、马军、段炼4位抗战史专家担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思政“红”课堂首批特聘专家。来自淞沪馆的红色文化宣传队还带来了思政课成果展示《红十字的英雄礼赞》。
“追寻红色印记感受魅力滨江”宝山滨江红色文化行走路线也同时正式对外发布。宝山滨江临海,有着“五个百年”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为进一步推动革命文物、红色资源、革命场馆与宝山滨江带开发建设的深度融合,在宝山区文旅局的指导下,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和宝山区旅游事业发展管理中心共同策划推出了此条行走路线,让更多漫步宝山滨江的市民在品味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宝山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
活动当天,淞沪馆还收到了一位海外华人无偿捐赠的抗战时期文物“江阴电雷学校铜钟”。这口铜钟表面有侵华日军所刻“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五日日支事变上海派遣队战利品江阴电雷学校时钟”。根据铜钟形质与相关历史资料初步推测其最初应为江阴电雷学校舰船使用的船钟或学校上课用以报时的工具。它是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奋勇抗敌的一个缩影,也是反映侵华日军侵略罪行的重要实物佐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专项文物史料征集工作也于当天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社会重点征集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暴行、战后审判战犯等方面的各类抗战文物史料。
下午,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3周年座谈会召开。此次会议紧紧围绕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做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和主题展览等内容展开交流讨论。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科研机构、高校和纪念馆的专家、学者们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