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纪录片《知心人》(29′23″)
序章
[解说]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回到曾经生活过七年的黄土高原。
[同期]习近平
人丁兴旺啊。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我这心情是很激动的。
[同期]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村民 石春阳
他跟我们一一握手,问好。像我们这些同龄人,他都能叫出每一个人的小名,感觉到很亲切。
[同期]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村民 梁玉金
走到谁家家里,一进门,就和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特别随和,说他又回来了。
[解说]这段与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同期]习近平
我做了7年的农民。可以说我和普通群众都有着这个很天然的感情。
[解说]不论走到哪里,习近平就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带到哪里。
[解说]他曾写下,“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
片名:知心人
第一部分 走得近
[解说]长广煤矿,曾是浙江唯一的产煤地。90年代后期,煤矿逐渐枯竭,一批矿井关停。
[解说]2004年底,只剩7号矿井还在维持开采。
[同期]原长广煤矿七矿采煤三队队长 黄宇杰
当时我们一家三口就住了那个前面一间,后面一间,大概 18 平方左右。蹲坑用水泥给浇掉,我那个床板就搭在那个蹲坑上面。而且没自来水,要用水要到楼下去拎。家属没工作,那小孩上学,我的工资就是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嘛。
[解说]2005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长广煤矿。
[解说]他提出想下井看看。井下温度很高,空间狭小,大家都怕有风险,劝他不要下去,但他坚持要下井。
[同期]原长广煤矿职工 许仁锁
习书记到我们七矿以后,到福利房换衣服,穿上矿靴,戴上矿帽,还有系上毛巾,到福利房领矿灯,跟我们普通工人下井一模一样。
[同期]原长广煤矿七矿采煤三队队长 黄宇杰
我们电梯它们两边是空的。哗一下子下去之后,这个耳朵当时就堵死了。立井下去就要 900多米了。最高的温度达到 40 度以上。(巷道)低的地方就只有一米多高。我们习书记,身高最起码一米八以上,那在我们这个巷道矮的地方,那爬起来也比较费劲的。能弓着腰走弓着腰走,如果弓着腰不好走,就爬着走嘛。
[解说]在矿井深处,习近平看到虽然矿产资源已近枯竭,但工人还在努力维持生产。
[同期]原长广煤矿七矿采煤三队队长 黄宇杰
当时我们在下面干活,手上也沾了很多的煤灰。他然后就手伸出去了,两个手握了我两个手。
[解说]习近平问大家工作这么辛苦,有没有什么想法?工友们回答得也很实在。
[同期]工人
主要是工资能提高点。
[同期]习近平
虽然也要把生产抓上去,但是首先前提是,保证我们人的万无一失。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同期]原长广煤矿七矿采煤三队队长 黄宇杰
他也说了,说我们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那我们如果垮掉了,那这个家庭就散掉了,这个我们是感觉很温暖。
[解说]临走时,春节前的近千米地下,留下了习近平与煤矿工人们难忘的一瞬间。
[解说]路再远,再难走,习近平都要去到百姓身边。挨过饿的习近平,花精力最多的工作就是扶贫。
[字幕]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同期]习近平
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大家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解说]2015年,网上出现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反映了四川大凉山贫困地区的一些情况,引起广泛关注。习近平看到后心情沉重,要求有关部门调研。
[同期]习近平
这个彝区确实是我听到,去过的人都讲到那个地方的贫困情况,去年(2016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解说]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来到这个始终牵挂的地方。
[解说]7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坡陡弯急,他走了近2个小时。
[字幕]四川省凉山州三河村
[同期]三河村小朋友
习爷爷好!
[同期]习近平
你们好。洗衣机有电吗?
[同期]村民
有电,有电。
[同期]习近平
自来水是什么水?从哪来?
[同期]村民
山泉水。
[同期]习近平
搞个蓄水池?
[同期]村民
对,对,蓄水池。
[同期]习近平
不是雨水?
[同期]村民
不是雨水,是山泉水。
[解说]习近平一边走,一边询问,一边思考着凉山的出路。
[同期]四川省凉山州三河村村民 吉好也求
习总书记来到了三河村走进我们家,看到腊肉后问挂多久可以吃?问了穿得暖不暖?
[同期]习近平
床也旧了啊。
[同期]习近平
要不要给我们唱一首啊?好,欢迎你唱一首歌。
[同期]四川省凉山州三河村村民 吉好有果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
[同期]四川省凉山州三河村村民 吉好有果
习爷爷就夸我唱得好听,走的时候他还跟我说就是好好学习嘛,然后一定要走出凉山。
[同期]习近平
你刚才讲了你看到我很高兴,我看到你也很高兴。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大小凉山我一直想来这个地方。确实你看我今天来一下,身临其境更有感触。
[同期]四川省凉山州火普村党支部书记 吉色次哈
我拿了一件查尔瓦,查尔瓦是在我们彝族当中是最高的一种礼物。他跟我说你这个礼物很珍贵。他准备上车的时候,他又下来和我们一起听了这个(留客)歌。(他)走以后我们老百姓都不走。
[同期]村民
满山花儿在等待,美酒飘香在等待,珍贵的朋友、朋友,请你留下来、留下来……
[同期]习近平
祝大家幸福安康,早日脱贫奔小康。
[解说]习近平走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针对性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带领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彻底告别绝对贫困。
[字幕]2020年11月 凉山州整体脱贫
[字幕]2023年7月28日 吉好有果登上成都大运会开幕式
[解说]走近百姓身边,更要走进他们心里。
[解说]海拔1900米高的月亮山望海楼,是夫妻瞭望员刘军、王娟值守的地方。他们望的不是大海,而是林海。
[同期]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护林防火瞭望员 刘军
一年都看不到几个人。最苦的就是孤独跟寂寞,风大的时候就是山上刮得那个树梢那个声,尤其深夜就感觉有点鬼哭狼嚎的那种感觉,恨不得立马就能找个人多的地方,去打消一下自己这个恐惧感。原先她(妻子)是挺活泼的,也挺爱说也爱笑,(现在)一年见不到几次人,逐渐她也就不爱说了。
[解说]与世隔绝的望海楼,犹如万顷林海中的一叶孤舟。
[解说]2021年8月,习近平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登上了望海楼。
[同期]习近平
这里就是馒头什么的。
[同期]瞭望员
对,馒头。
[同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护林防火瞭望员 刘军
问得特别详细,你像我们吃的啥、用的啥,怎么配送,问我们能不能洗上热水澡。孩子多大了,在哪上的学,最后说你们是真不容易。我感觉总书记说把我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关心。
[解说]这一刻,心与心的距离不再遥远。
[同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护林防火瞭望员 刘军
谢谢总书记还记得我们这么一群人。使我们觉得就是这么多年,孤独也好,寂寞也好,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解说]这些年,习近平走遍大江南北,再偏远的地区,再默默无闻的岗位,他都放在心上。
[解说]他时刻关心老百姓想什么、要什么,总想给更多人带去温暖。
第二部分 做得暖
[字幕]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
[解说]1994年5月,10岁的林冬梅由于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父亲这个视力是一级残疾,母亲也是积劳成疾的那种。我经常在,就趴在枕头上哭,偷偷地哭,被子掩着哭,看着两个哥哥先后辍学,其实每天都很担心,我今天去上学了,明天会不会就没学上了?
[解说]这时,一位好心人向她伸出了援手。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1994年的9月21日,那天上午得知,(他)会到家里看望我和家人。我们全家人真的是特别期待,特别激动,但也特别忐忑,因为家里实在太简陋了,能坐的地方都没有。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雨这么大,天这么晚,我心里就是在想,我说他肯定不会来了。我反反复复地出门口去村口去看,去家门口去瞧。到了大概晚上10点多的时候,终于我等到了。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他就拉着我父母亲坐在这个床沿边,那时候真的全家能坐的地方就只有那张床了,当他问我说,冬梅你要读到什么学历呀?我还非常大声地说,我要读到研究生。他说好啊。那你要好好努力,不要担心学费交不起,我就是来帮助你的。
[解说]这位好心人就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解说]临近中秋,习近平给林冬梅送来了书包、字典、铅笔等文具,还带了一盒月饼。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我们是没有见过月饼的,原来月饼是这个味道,这么甜、这么香。
[解说]这一口甜,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解说]按常规,资助林冬梅至小学毕业后,就可以结束资助,但习近平却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这期间,他和林冬梅见过八次,通过五封信。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2002年10月份的时候,习叔叔他是调任到浙江工作,特别(和同事)交代说,一个贫困家庭,走出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你们要替我多照顾、多关心孩子。(后来)他在信的最后还写道,如果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哇,这个看到这句话我就觉得这真的是亲人的亲人,才会这么记着你。
[解说]在林冬梅结婚时,习近平还专门委托人送上祝福。
[同期]希望工程受助学生 林冬梅
从小孩(到)成人这个过程,习叔叔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中考填报志愿犹豫不决的时候、冲刺高考很迷茫的时候、考上大学的时候,还有就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上,在每个的关键节点,他都指引着我。
[解说]生活中的习近平是个“暖男”,工作中的他同样如此。
[同期]习近平
到你家看看。你看,他这个衣服还是破的。衣服要穿多一点啊,我看这两天有点凉。
[同期]习近平
一碗拉面多少钱?
[同期]食堂工作人员
7块钱。
[同期]习近平
多大的碗?这样的大碗。
[同期]习近平
一定要注意卫生,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健康。
[同期]农民工范勇女儿
谢谢爷爷。
[解说]在习近平心中,人民不是一个宏大的词,而是亿万真实鲜活的个体。
[字幕]2018年12月31日
[同期]习近平
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
[解说]普通劳动者的酸甜苦辣,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
[解说]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慰问返回途中临时下车,来到前门石头胡同的一个快递服务点,看望快递小哥。
[同期]快递员 齐南南
当时真是懵了,感觉总书记怎么会到我们这儿来,到了我们对面以后就跟我们握手,然后我们才知道总书记是专门来看望我们的。
[同期]习近平
给你们拜年啊。这活忙吗?
[同期]快递小哥
还行。
[同期]习近平
春节也回不了家?
[同期]快递小哥
三十才走。
[同期]习近平
三十才走。我就是来看看你们。你们就属于工作最勤,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跑来跑去呀,日晒雨淋的,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专门来看看你们。
[同期]快递员 齐南南
总书记当时就问我,在这儿住的离工作的地方远不远,吃饭方不方便,然后交没交社保。我当时又听着总书记居然会关心我们这家长里短。那时候真是冬天,可是心里边就像有一团火在烧一样,特别地暖和。心里边特别踏实那种感觉。
[字幕]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解说]2023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专门抽出时间,去看望基层劳动者。
[同期]习近平
这就可以安稳下来了吧?
[同期]现场人员
是的是的,价格很低很方便。
[同期]习近平
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同期]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敬老院护理员 易秀芹
总书记敲开我们的门,很详细地问我们有没有热水,热水是不是24小时的,还有摸了摸那个床上的被子说冷不冷呐,就跟家里的父母一样问你。
[同期]习近平
祝你们在这里,顺顺当当的,生活呢能够安心、方便、舒适,我祝福大家。
[解说]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推动下,越来越多异乡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解说]习近平曾当过兵。1982年,来到河北正定工作时,他就穿着一身褪色的旧军装。
[解说]许多年后,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的他,对于基层官兵们的冷暖,仍然感同身受。
[同期]习近平
我和你们一起在这里站岗。
[解说]2019年2月2日,北京最低气温已达零下5度。
[解说]刺骨的寒风中,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薄的礼服执行升旗任务。
[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刘鹏飞
以前护卫队有一句老话叫“冬不穿棉,夏不穿单”。我们当时穿的是这种冬季的常服去执行任务。都知道北京的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像这种大风天气,尤其是这个广场这一块,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空旷,也相对比较寒冷。
[解说]这天上午,习近平来到位于故宫端门东朝房的国旗中队慰问基层官兵。
[同期]习近平
就这么几个动作,也要千锤百炼,不容易!
[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刘鹏飞
因为我们住的这个是故宫的东朝房,相当于在古建里面搭了一个样板房,整体来说的话比一般的部队(条件)可能稍微要差一些,一个连住在一个相当于大通铺的地方。
[同期]习近平
现在这个睡觉,盖一床被子行吗?
[同期]士兵
报告首长,我们盖一床被子已经很暖和了。
[同期]习近平
上下铺,这个上面的得结实点。
[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刘鹏飞
当看到我们战士穿着比较单薄的衣服在训练的时候,当时习主席叮嘱我们冬天室外温度很低,要注意防寒保暖,就说冬天也可以穿大衣去执行任务。没想到习主席观察得会这么仔细。
[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代夫兴
有点不可思议吧,因为从来没有想过穿上礼宾大衣来执行任务,内心感觉十分地温暖。
[同期]习近平
祝你们啊,在这个新的一年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出色。也祝你们身体健康。
[解说]不久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结束了数十年来“冬不穿棉”执勤的历史,以全新形象执行升旗任务。
[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 刘鹏飞
最深的感受就是特别温暖,这身大衣不仅抵御风寒,而且非常保暖,在方队里执行任务特别能感受到习主席这种关怀就在我们的身边。
[解说]因为扎根人民,所以爱得深沉。每当重大考验来临,他总是站在人民身边。
[解说]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
[解说]灾后不久,习近平赶往救灾安置点。
[解说]在受灾群众的帐篷里,他的一个动作,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期]四川省芦山县受灾群众 程德英
那天是一个特别难忘的日子。那是(外孙)骆俊诚两岁多,他就喊习爷爷,然后习爷爷就抱着他的脸亲了他一下。那天是特别热的,那个太阳好吓人啊,看到他就是衣服全部都是打湿了的,脸上两边的汗滚滚流。习总书记问大家的生活情况,然后政府发放的粮食,一天(补贴)多少钱,我们做饭是在哪吃的。
[解说]习近平放心不下灾区的孩子,顶着烈日前往芦山县龙门镇隆兴中心校。
[同期]四川省芦山县龙门镇隆兴中心校教导主任 李莉
总书记来到心理辅导室,看到有孩子画的画,有的孩子是五颜六色的,有的孩子的颜色就比较单一,他就和身边的人说,那要关注好我们孩子(灾后)的心理健康。
[同期]习近平
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受到伤害,这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不能让他们受到伤害。
[同期]四川省芦山县芦阳派出所民警 孟俊蓉
他就是一点都没有休息,连轴转地跑了那么多个点,一直开会到晚上一两点钟,直接在我们现场搭了一个板房。他这个床很简陋,几根钢管焊起来的,也很艮(硬)。相当于就是同吃同住嘛,(让我们)心头是很踏实的。
[字幕]习近平看望各地受灾群众
[同期]习近平
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解说]一次次细心地观察,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同期]习近平
不要不要拿这,你看你这个手,就是不注意安全的,怕夹着你,夹过来了吧,你这个小手指头。
[同期]习近平
保护好眼睛啊。
[同期]习近平
血压现在还高吗?
[同期]群众
昨天在县里边量了187。
[同期]习近平
低压多少?
[同期]群众
低压110多。
[同期]习近平
够高的。
[新闻播报]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年事已高,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做到自己身旁。
[同期]习近平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结尾
[新闻播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解说]爱民者,民亦爱之。在广大群众心中,习近平是人民的勤务员,也是人民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同期]习近平
我也希望我一辈子能够坚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多,最多就是这么一件事,我想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同期]习近平
谢谢你们,你们的糖,我是要收的,这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吃了你们的糖,心里很甜,也希望你们像这个糖果一样,以后的生活甜甜美美。
[同期]小朋友
谢谢爷爷。
[同期]群众
三声鼓响,四海升平。
[同期]习近平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蛇年吉祥。
[字幕]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我终生的信念。——习近平
新华社记者姜伟超、鲁畅、黄筱、牟宇、董笑坤、薛晨、尹恒、陈旺、邓倩倩、侠克、陈旭、黄安琪、张玉洁、彭源、梁爱平、梁军、张智敏、丁汀综合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