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晋军将领傅作义大败韩复榘,攻占济南。蒋介石见傅作义骁勇,一时间又调不来援军,便利用阎锡山对傅作义的戒备,用反间计使得傅作义有力使不出。 在晋军占领济南后,形势一度大好,阎锡山又派人去联络割据胶东的刘珍年,并通过傅作义送给刘珍年二百挺机枪及几十万发子弹。 韩复榘率部后撤后,以刘珍年“敌友难分,需分兵防备”为由,不断向蒋介石求援。其实韩复榘是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刘珍年采取的是坐山观虎斗的策略,不站队任何一方,韩复榘只是以刘珍年作为避战的理由,他对亲信曹福林说:“只要刘珍年不在我们背后打黑枪,我们等待时机,再反济南。” 定好计划后,韩复榘在卫队的护送下,去了潍县,随后便在潍县静观战局。 蒋介石得知韩复榘丢失济南后,又再抽调不出援军去山东,考虑后决定采取惯用的离间之计。 傅作义是晋军中的名将,但却不是阎锡山的嫡系,阎锡山对他是既使用又提防。傅作义和晋系的 张萌梧,张萌梧此人恃才傲物,不甘居人下,不把上级和同级放在眼里。 当年傅作义在和奉军作战,坚守涿州三个月后投降,包括阎锡山在内的晋系大员都认可傅作义的指挥才能,并谅解他最后的投降,但张萌梧则大唱反调,对人以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来讽刺傅作义。 蒋介石决定从阎锡山、傅作义及张萌梧之间微妙的关系来入手。很快,蒋介石得到消息,不久前傅作义曾派人和张学良的代表联络,有幕僚建议说:“不如借此大作文章,就说傅作义已与我们取得了联系,愿与我们讲和,把这个舆论造出去,让阎锡山怀疑傅作义,不相信傅作义,阎锡山一定不会让他的第四路兵马跟上来,然后再让张萌梧进山东,这台戏就唱成了。” 蒋介石问手下:“那这个舆论怎么造出去呢?” 有人建议说:“派人暗中去北平造,让张萌梧报告阎锡山最起效。张萌梧现在不是北平市市长兼警察局长吗?那他的耳目肯定会很多,只要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张萌梧马上就会报告阎锡山的。” 于是蒋介石便将此事交给曹浩森去办,并说:“一定要办成此事,这决定着山东的战局。” 随后,曹浩森挑选了五名精明能干的人,悄悄去了北平。不久后,北平街头便传遍了“傅作义与张学良旧情不断,亲自派代表和东北联络,并与蒋介石的代表张群、吴铁城、方本仁频繁接触,欲同蒋介石讲和”的消息,对傅作义进行中伤。 张萌梧得到此消息后,立即给太原的阎锡山发了密电,密电称:“傅曾秘密参加张学良、吴铁城、方本仁、张群倡议秘密会议,请注意。” 阎锡山接到张萌梧的密电后,吃惊不小,马上电令张萌梧,亲率王靖国、李服膺两军人马和炮兵两团,以第二、四两路军总指挥的身份,限期从北平赴济南,全权指挥津浦战事。 张萌梧一到济南,立即行使总指挥的权力,把持了弹药给养的分配。傅作义本来与张萌梧不和,看到张萌梧成了津浦战场上的总指挥,再加上张萌梧把持了弹药给养,一怒之下,给阎锡山发了急电,说张萌梧不发给弹药,仗没法再打下去。 张萌梧也不示弱,也马上给阎锡山去电,说傅作义不听指挥。就这样,两人你吵我骂,倒把津浦路战事给停滞了下来。 傅作义认为战机稍瞬即逝,要求单独出击,但张萌梧直接给傅作义手下将领发去电报,说没有他这个总指挥的指令,违令出击杀无赦。如此一来,傅作义连自己的部队都指挥不了了。 晋军将领周玳眼看张萌梧与傅作义闹了起来,便急忙见阎锡山,劝阎锡山马上派人去济南,查明事非,以免贻误津浦路战事。 阎锡山听了周玳的话,感到问题严重,立即派参谋处处长辛仁发,带上自己的银质私章前往济南。不料,辛仁发第二天便跑回来向阎锡山报告说:“傅作义其实尚听指挥,补充了弹药后就一直说要反攻,反而张萌梧桀骜不驯,无法指挥,并大吵大闹着要求撤换傅作义,否则就无法打仗。还说别说只有阎总司令的私章,就是阎总司令亲自到来也要讲理。” 张萌梧的跋扈,弄得阎锡山也疼了头,只得再次派周玳前往济南,并令张萌梧与傅作义分兵作战,谁也不指挥谁。 于是,傅作义率部向南进攻徐州,张萌梧率部向东进攻韩复榘。后来,阎锡山还应张萌梧的要求,把傅作义指挥的冯鹏翥部归还第四路军建制,从津浦路调到胶东。这样一来,就减轻了津浦路战场上的力量,才使蒋介石从容调拨兵马,重新布阵。 见山东战局僵持,阎锡山由太原亲临山东,在鲁北晏城设立行营,亲自督战。但是,不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先是韩复榘始终不与张荫梧决战,拖得张荫梧的各路兵马,精疲力尽,痛苦不堪。 接着从津浦路传回消息,傅作义等部久攻兖州,曲阜不下,官兵伤亡很大,全军上下士气低迷。 阎锡山是个把兵马看得比自己的命根子还要重要的人,眼看自己的晋军在山东不能速战速决,照这样打下去,会折了老本,于是他便下令山东的晋军采取守势。 傅作义攻占济南之初,准备一鼓作气彻底击败韩复榘,不料却被中了反间计的阎锡山派了张萌梧当上司和监军,张萌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终战局急转,晋军彻底退出山东。
1930年6月,晋军将领傅作义大败韩复榘,攻占济南。蒋介石见傅作义骁勇,一时间又
史记峰会
2025-01-26 23:39:14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