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阎锡山委任孙殿英为军长,晋军其他军长群情激奋,说与一个盗墓贼、贩

麒阁史观 2025-01-26 23:39:18

1930年3月,阎锡山委任孙殿英为军长,晋军其他军长群情激奋,说与一个盗墓贼、贩大烟的人同为军长而感到耻辱。阎锡山说:“你们一个个虽是军校毕业,但靠我花钱给你们买枪买炮,才能带兵打仗。人家孙殿英一天军校也没上,队伍是自己拉起来的,枪炮自己买的,别管人家贩料面儿,挖皇陵,赌大钱,但人家把队伍维持住了,你们哪个能办这些事?如果咱们不把他拉过来,让他倒向老蒋,有什么好处?” 阎锡山的一番话,说得众将领哑口无言。中原大战前夕,孙殿英到太原时,阎锡山率众将领为孙殿英接风,并委他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 中原大战爆发后,冯玉祥让孙良诚率第二路军出陇海路攻打杞县,本来进展顺利,不料刘茂恩突然投蒋,导致阵势大乱,阎锡山的部下孙楚从曹州退回兰封,孙殿英也退回亳州。 随后,蒋介石派王钧、叶开鑫部包围了亳州。由于孙殿英防守严密,王钧、叶开鑫久攻不下,蒋介石决定改为招降。 蒋介石在徐州约见张钫,委任他为国民党河南省代理主席,,并让他去亳州劝降张钫。 孙殿英见到张钫后,很直接的说:“老长官,咱们暂且不谈归顺不归顺的事,我来问你老,你老为什么叛冯而去扶蒋介石呢?” 张钫听后,面色有些尴尬,说了几个理由。孙殿英说:“老长官,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打败了张作霖。如果阎锡山再联合冯玉祥、李宗仁打败蒋介石,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张钫问:“你觉得他们能打败蒋介石?” 孙殿英说:“不能说有十成把握,七、八成把握总是有的。蒋介石的兵马还不到这次反蒋联军的三分之二,他还能不被打败吗?” 张钫说:“你错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兵马加起来虽然数量庞大,但从骨子里就不是结合,而是在相互利用。” 孙殿英想了想后,说:“不管老长官怎么说,我得留着一手,不能过早地暴露自己,还是等等好。” 冯玉祥得知张钫到了亳州后,担心孙殿英被说服,连忙发去急电,要孙殿英把张钫押解太原,并说只要把人送去,可得二十万大洋的赏金。 孙殿英接到冯玉祥的急电后,很快又接到蒋介石的急电,电文说:“张钫是派来的代表,又是你的旧友,不应出卖,望即日放回,愿出五十万元。” 孙殿英一看双方都争着要起张钫来,便脚踩两只船,不轻易表态,以各种理由敷衍双方,即不放张钫回徐州,也不押张钫去太原,他把张钫作为人质,待价而沽。 到了6月25日,孙殿英得知刘峙、蒋鼎文、陈诚等蒋军将领,准备从杞县、太康发动攻势的消息后,急忙来见张钫说:“老长官,老蒋的兵不动,你老还能早些回徐州,老蒋现在调三万兵马要攻杞县、太康,你老就得在亳州好好住下了。” 张钫被气笑了,说:“殿英,做人得讲义气,你把我不明不白扣在亳州,不杀不放,是何道理,难道你不怕人耻笑吗?” 孙殿英说:“老长官,我孙殿英算哪号人物,我盗墓掘坟都不怕天下人耻笑、谩骂,还怕采取的这点小动作?再说,我把老长官当做贵宾,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天下人还笑我什么?” 接着,孙殿英又说:“现在双方都在要你老,出的价也越来越高,冯玉祥只肯出二十万,但他到底有没有二十万,我还不相信。人家蒋介石出口就是五十万,不过,眼下还不能卖老长官,将来还要靠你老赚大钱。” 张钫气冲冲的说:“你好好把我送回徐州,咱们一了百了。如果你执迷不悟,继续把我扣留在亳州,将来城破被擒之时,可别怪我这个老长官不讲情面,我让蒋总司令第一个先杀你。” 孙殿英也不气恼,堆笑说:“老长官息怒,我一直把老长官抬举为长兄,再说你老在亳州,比你在徐州过得还舒服,又没人虐待于你老,你老生的哪门子气。外边风声不好,老蒋已令刘峙、蒋鼎文、陈诚准备攻打杞县太康了,到处都是乱军,你老出去危险的很,倒不如住在亳州,有小弟保护你,还比较安全些。” 张钫说:“我就一个要求,回徐州。” 孙殿英说:“好,好,老长官,等这几天风头一松,我一定送你老回徐州也就是了。老长官就是我的长兄,又是我的老长官,我怎么敢置你老于死地呢?我劝你老还是安心在亳州住下来,我会全力保护你老的安全的。” 随后,孙殿英继续软禁张钫,亳州被围后,补给困难,物资缺乏,孙殿英下令把最好的东西优先供给张钫。张钫在亳州,吃喝上比孙殿英还要好。 蒋介石见孙殿英不放张钫回徐州,劝降无望,便给包围亳州的蒋军将领下达命令,让加强攻势。在被蒋军围困二个多月后,亳州城内的粮草已绝,全靠冯玉祥、阎锡山派飞机往城中空投粮食,但飞机不过几架,还都是小飞机,空投的食物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城内的短缺。 眼见冯玉祥、阎锡山的援军迟迟不到,蒋军攻城一天比一天猛烈。孙殿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悄悄下令放了张钫。 蒋介石见张钫被放回来,派人给孙殿英送了十万元大洋,以作感谢。孙殿英见只给自己十万元大洋,而不是此前电文中说的五十万,给蒋介石发电报质问为何骗了他,不把钱给够。 张钫得知孙殿英靠软禁他获取了十万大洋后却嫌钱少,气得顿足大骂。

0 阅读:161
麒阁史观

麒阁史观

史明如镜,照亮现实,亦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