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2周5天,福建省胎龄最小“瓷娃娃”闯过来了!

极目新闻 2025-01-27 06:35:48

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暖箱中,4.45千克的新生儿小叮咚挥舞着肉嘟嘟的小手,很快他就可以回家了。

去年7月,妊娠仅159天的他提前降生,体重0.585千克。这个如同瓷娃娃般脆弱的生命,经过医护团队200多个日夜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成为我省成功救治的最小出生胎龄早产儿。

出生后10分钟紧急复苏“黄金一小时”为治疗打下基础

去年7月,胎膜早破的李女士入住市妇幼产科稚爱病房保胎,但宫内感染指标升高、不规律宫缩预示着高风险。去年7月10日深夜,小叮咚出生了,但因为臀位分娩导致严重窒息缺氧。新生儿科复苏团队争分夺秒地完成一系列复苏步骤,10分钟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但复苏只是开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叮咚入住模拟子宫环境的多功能暖箱。医护团队连接好呼吸机,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脐部置入两条“生命通道”,脐静脉负责输送营养和药物,脐动脉则方便采血化验和血压监测。黄金一小时内病情的稳定,为后期救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产宝宝的脑组织极柔弱,易出现颅内出血,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脑瘫。小叮咚出生的头两周,医护团队努力保护他的大脑,减少触碰、降低光源噪音刺激,给予舒适的体位管理。“对于生存极限早产儿,温和养护式管理至关重要,过多操作及治疗不当均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市妇幼特聘新生儿科首席专家林新祝主任说。

每一道关卡都危机四伏多学科协作迎来圆满结局

小叮咚面临的关卡,还有呼吸关、循环关、喂养关、感染关等,每一关都危机四伏。“我们做每个决定,既要反复权衡利弊又须当机立断,要保障宝宝的生命安全,还要预防早产并发症和后遗症。”主治医生黄雪蓉和王恋说。

在喂养中,发现小叮咚出现喂养不耐受、反复腹胀,经检查空回肠狭窄,在多学科联合会诊后医生决定手术。去年8月10日,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国显带领团队实施了“回肠狭窄切除和空肠造瘘术”。手术虽然成功,但孩子太小,肠道发育极不成熟,术后遇到一系列问题。经新生儿和小儿外科团队反复评估和讨论,去年11月12日再次为小叮咚实施了“空肠造口还纳术和经皮空肠营养管植入术”。经过漫长的治疗,小叮咚终于艰难地度过了喂养关,体重一天天增长。

在医护人员200余个日夜的悉心照料下,小叮咚健康成长,即将回到父母的怀抱,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春节。“宝宝的救治之路很艰苦,我们与医护人员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最终等来了圆满结局。”宝宝的父亲说,特别感谢医院新生儿科、产科和小儿外科,他们不仅救治及时有效、护理精心细致,对孩子充满耐心与关爱,同时还在家长无助和犹豫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链接

生存极限早产儿

一年救治4例

国际报道胎龄22-23周超早产儿的数量占出生新生儿总数的0.05%。据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报道,国内胎龄22、23周生存极限早产儿积极治疗后,存活率分别为10.3%、23.9%。市妇幼保健院去年成功救治了4例胎龄小于24周的超早产儿,对生存极限早产儿的救护技术不断精进,与国内先进水平持平。

0 阅读:11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