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和柯旭记者孙磊
乙巳新春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当很多人归心似箭赶在回乡路上时,来自南非的TyroneNaik先生却离开妻儿飞抵杭州,完成高校新岗位的入职流程后,忙着搬新家。
他今年已经50岁了,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年纪来杭州打拼?1月26日,潮新闻记者带着疑问开展“新春走基层”,和涉外中介林宏一起陪同Naik先生安置新房。
他50岁离开深圳到杭州
只为寻求更好发展
下午2时,记者在杭州市凤起路上一家全季酒店门口见到了Naik,他非常客气地笑着与记者握手:“你好!”我们把Naik的行李搬上车,朝着西湖区鼎创财富中心驶去,林宏为他在那找到了一间Loft,每个月租金不到4000元。
林宏透露,“你好”是Naik先生所掌握为数不多的高频汉语之一,另外两个词是“再见”和“滴滴司机”。
一路上,记者了解到,Naik夫妇以及28岁儿子此前在深圳高校做外教,今年初Naik被杭州一所高校聘为英语教师,税后薪资扣除房租,优于他在深圳的净收入。全家人商议后,决定由Naik先行先试,到杭州来寻求更好发展。于是,找房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其他在杭州外教同行的推荐,Naik联系到了林宏。
90后从老师转型涉外中介
“这份工作相当刚需”
林宏是温州人,1994年出生,本科时就已经通过英语专八考试,曾在杭州某学校担任过3年的英语老师。那3年,他帮不少外教同事找房子,发现这是一块相当大的市场需求。25岁时他离开学校,从老师转行成为涉外中介,一干就是6年。
“我先在一家类似的中介公司里做了3年,积累了一定量的客户源后,很多外教口口相传找到我,就自己注册了具备涉外资质的中介公司,在西湖区紫萱路上租了一间工作室。”林宏表示,自己服务的外教群体有不少共性,他们年纪多在30-50岁以上,普遍看不懂汉字,不会使用国内各种租房平台App,在寻找房源时高度依赖涉外中介。另一方面,杭州的房东们对于租房给外国人,存在一些顾虑,如语言不通、交流不畅;而不少外教都有养宠物的习惯,对于这一点,有些房东也表示不能接受。
“外教们找房子有信息差,和房东们对接又存在观点碰撞,我就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沟通桥梁,提供各种解决方案。”林宏认为,随着杭州的日益对外开放,更多外国人士来杭就业,涉外租房中介这份工作相当刚需,收入也比他在学校当老师可观多了。
春节线上不打烊
争取年初八开门红
从业6年,林宏总结了一些服务规律,不同国家的外教,对房屋的要求很不一样。欧美外教想要找带小花园和大阳台的房子,每月租金有时候近万元;非洲外教会更在意房屋本身的基础配套,比如Naik先生就反复询问WiFi如何使用、水电费怎样缴纳。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30多岁到50多岁的外教是来拼搏的,60岁以上的外教是来中国体验人生开眼界的。”2023年,林宏服务过一对来自美国的70岁夫妻,他俩通过做外教的收入来覆盖在中国旅居的开支,在每个城市会工作生活1-2年,“这对夫妇评价说,杭州的东坡肉非常好吃。”
如今,林宏每个月大约会接待30名有租房需求的外教,“能成功帮忙找到合适房子并顺利签约的,差不多三分之一。”他按照每月租金的一半来收取佣金,一条龙服务还包括帮忙搬运行李、协助完成外国人居住证手续服务、提供“15分钟生活圈指南”等。
“Naik先生是甲辰年的最后一位客户,乙巳年的租房需求单子已经排开了。”林宏笑着说,这个春节他会在微信上和新加好友的外教朋友们沟通各类房屋需求,争取年初八就能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