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标准出台

身边24小时 2025-01-27 11:08:41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将有地方标准。近日获悉,武汉推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站及管理规范》,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平台规范发展制定规范。

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2020年以来,国家、湖北省知识产权部门出台多项文件,明确要求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高质量建设。

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自2019年底在全市启动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5年来,全市在知识产权需求集中度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园区(孵化器)、专业市场、重点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等主体推进工作站建立,面向所在区域、行业的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开展精准、长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有效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56家,基本实现了市辖行政区划、建站主体类型全覆盖。

在全市初步建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基础上,2023年9月,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站建设管理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为加强工作站的规范建设、业务指导、动态管理等提供标准指引,有利于引导工作站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据了解,该标准重点从申请条件、认定流程、日常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标准化,从源头上保证工作站建立的规范性,从过程上保证工作站运行的科学性。

该标准还明确了工作站的选址、场所、硬件设施、人员、制度等具体要求。如工作站应选址在知识产权需求集中、工作具备一定基础的地点,配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固定工作场所,至少2名专职工作人员等;并建立登记、信息公示、开放、对外服务、企业调研服务、保密、信息报送、学习培训、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度。

标准明确,工作站应为所在区域或行业的企业、组织和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咨询服务、业务辅导、维权援助、特色服务等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并规定了各项服务的基本含义、具体要求和预期目的等。

根据标准,市市场监管局适时组织开展工作站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按程序对外公示。(长江日报王恋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