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北湖水幕光影秀缤纷夺目,仰天湖高山草原游客如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层治理改革不断深化,“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效显著;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一组组振奋人心的发展数据,一幅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的发展画卷在湖南郴州北湖区大地跃然呈现。
体制机制创新筑牢改革主阵地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湖区看齐中央、对标省委、紧跟市委,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责任,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全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2024年,北湖区积极推进改革工作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建立了“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确保重点改革事项有序推进,改革合力不断增强。
该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省市有关深改工作精神,明确了200余项改革举措,围绕重点推进的5项改革任务分别制定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等5项实施方案。同时,该区对照省委市委的改革要点任务开展调研,成功打造了“郴州陆港进口货物铁海联运全程提单新模式”等一批改革小切口微案例。
此外,北湖区坚持改革示范创新为突破和先导,全区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县,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4件。湘工环保技术创新入选省“揭榜挂帅”项目,湘南麻业获评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昊盈石墨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个个改革成果落地开花,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温度、握得住的幸福,是北湖区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大潮中交出的精彩答卷,都体现了北湖“勇立潮头”的追求和决心。
发展大局革新育强发展主引擎
2024年12月19日,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生产的烟丝通过郴州陆港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成功出口至中东,这是该工厂首次采用集装箱“端到端”全程联运模式出口,也是郴州陆港多式联运物流全程服务日臻完善的缩影。
从经济领域到全面乡村振兴,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民生事业发展,从文旅融合发展到社会治理……当下之北湖,正瞄准关键之处开展改革创新突破,着力育强发展引擎、激活发展动能,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改革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北湖区聚焦“两新一大+”,成功引进中沛、英飞拓等头部企业落户湘南光电产业园,2024年底全区已有23家光电企业投产。同时,北湖区还出台了《北湖区(郴州经开区)光电显示产业培塑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入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力争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聚才强磁场成效明显。2024年,北湖区树牢首善价值,不断推动“创新”“人才”“资金”“产业”四链融合发展,通过各类科技人才平台,引进29名“高精尖”人才,重点解决经济和技术领域突出问题54个,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北湖区扎实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破解困扰企业发展问题252个,为企业减税降费7.9亿元。积极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争取贷款183.8亿元。持续深化“综窗”改革,北湖区“无证明城市”典型经验在全省推介。
基层民生焕新唱响治理主旋律
“邓家兄弟占了我家山头,我亏大了。”北湖区北湖街道同心桥村村干部陈盛良在一次与村民贺某的闲聊中,听到了贺某略带抱怨的反应。为化解这桩积年的矛盾,陈盛良想尽办法请来了该纠纷的知情人,又邀请纠纷双方协商,于协商现场查勘厘清界线。经过村委调解,由贺某补偿1700元苗木栽种费给邓家老三,这亩地内苗木归贺某所有,矛盾就此化解。
2024年以来,北湖区全力聚焦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北湖街道同心桥村发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以“党建引领+源头预防+多方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品牌,获评湖南省文明村荣誉称号。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北湖区高举教育质量大旗,实施“一把手工程”“四个回归工程”,把抓教学、抓教研的氛围传导到学校全体成员,形成共同抓教学质量的强大合力,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始终位列郴州市前茅,职业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领先。
办学条件持续优化。2024年,北湖区统筹推进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1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东坡岭小学、惠泽小学二期项目如期完工,全区新增学位2520个。持续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北湖区义务教育社会满意度不断巩固提升。
一项项改革创新之“变”构筑起服务群众之“便”,北湖区全面深化改革就这样带着温度落地、落实。
改革风劲扬帆起,踔厉笃行新征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北湖区将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进一步打响北湖改革品牌,更好凝聚起“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精气神,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奋力谱写北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钟梓嘉孙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