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迎客入邯有了新模样——探访邯馆高速邯郸东收费站

新浪财经 2025-01-29 08:25:46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1月20日,在各界关注与期盼中,邯馆高速邯郸东收费站改扩建项目完工,实现通车运营。与之前相比,它有哪些新变化,亮点是什么,哪些“黑科技”创新值得说道?第一时间,记者走进这座改造一新的高速站口,予以深度揭秘。

文化味十足

沿着人民路向东而行,远远便能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巨大站台——邯郸东收费站。它宽79.3米,长200米,建筑面积超2000平方米,横跨在邯馆高速东口。站台两旁,赵文化、成语典故、太极文化等靓丽景观徐徐展开。

为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自去年8月起,邯郸市对邯郸东收费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在原站西侧162米处建起新站。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占地面积超90亩。邯郸市城市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城运集团)路通监理咨询公司总监办负责人靳建风介绍,在工程建设中,秉持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元素有机融合,致力于将新站打造成展示城市魅力与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据介绍,新站在外观设计上巧妙融合了城门双阙台的建筑风格,形制规整,浑厚有力,体现出邯郸“开拓进取、竞争图强、兼收并蓄、改革创新”的赵文化内涵。同时,打造全市首个高速口广场驿站,将太极文化元素融入停车区景观节点、雕塑小品中,塑造出独属邯郸特色的收费站景观。

从山东聊城返乡的王超平先生一家,看到改造后的邯郸东收费站,不禁纷纷竖起大拇指。王超平感慨道:“以前这儿就是个普通收费站,没什么特别之处,如今旧貌换新颜,‘颜值’大幅提升,真有一种‘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

智慧高效行

10时许,如织的车流,随着自动化设备不断抬起下落,承载着人们归家的渴望与远方的梦想飞驰而去。在出站收费口,记者发现有3个车道各摆放了一台外观如同自动售货机的新设备。

“点一下按钮,机器嘴里就能‘吐’卡,这可比人工方便;现在人工通道再不用排长队等待领卡了。”驾车准备去石家庄办事的丛台区李敏女士高兴地说。随着前方电动栏杆抬起,她驾车顺利驶入高速。

现场,市交通建设投资管理中心邯郸东收费站监控室主任孙长峰介绍,该设备是邯郸市首次引进的发卡收费机器人(智慧云仓)智能收费系统,具有实时监控、人机对话、特情处理、自动发放高速CPC通行卡、云支付等功能,可使过往车辆快速缴费通行,能有效增加通行流量10%以上。

在邯郸东收费站展示区,记者看到一张新旧收费站对比规划图,上面显示该站原有“4进6出”10条收费车道已经扩建为“6进7出”13条收费车道。“为有效缓解高峰时段通行压力,收费站还预留了潮汐车道。”指着规划图上的新站,孙长峰解释,随着智能系统的功能完善,未来的收费车道可从“6进7出”快速切换到“5进8出”,百姓出行将更加高效便捷。

自动抑冰融雪

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道路易受雨雪影响。冬季雪后,路面的积雪极易凝结成冰,给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据介绍,邯郸东收费站广场路面添加了一种“黑科技”材料,具有冬季抑冰融雪功能。

“利用专用设备,我们将新材料摊铺到地面里。冬季一旦降雪,路面就能产生一层抑冰融雪的保护膜,防止车辆打滑,有效提升群众出行安全。”市城运集团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邵培军说,新材料的应用也为全市解决冬季路面融雪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悉,这种新材料是市城运集团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具有自动缓释抑凝冰剂的效果,已率先应用于邯郸东收费站改扩建项目。“新材料不仅能自动抑冰融雪、提高行车安全性,还能节省人工,减少被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邵培军补充说。

在收费站北侧的休闲区,记者还看到4架“风车”迎风转动。据介绍,这是该站新增的微风发电机。每台微风发电机的功率为3000瓦,它们一起运行可同时供8部手机充电。另外,车棚、公共服务用房、办公楼屋顶等处安装的光伏设备,可为站内路灯照明设施输送电源,实现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通过一系列改造,我们突破传统模式,把一座普通服务收费站打造成‘文旅+智慧’的网红打卡地,在有效提升主城区东部高速出入口通行效率的同时,还树立起我市‘交旅融合’窗口的独有样板。”靳建风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昆黄涛/文刘学维/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