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月30日电29日是大年初一,“跟着非遗游建水”群众大联欢活动在朝阳楼前拉开帷幕。一场沉浸式的非遗之旅,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体验了非遗的价值,同时也让传统年味与文化韵味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既添了年趣,又浓了年味。
在临安古城,朝阳楼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全县各民族组成的游演方阵阵势浩大,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繁荣与团结。龙狮闹春,福满人间。来自建水的旅居代表、名人名家、“国”级大师、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等代表用朱笔点醒龙狮,点出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活动现场,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五彩斑斓的长龙在舞台中央腾空而起,时而盘旋于空中,时而翻滚于地面,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雄狮或跳跃,或翻滚,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龙狮共舞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表达了全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建水,一座融合了汉儒文化与民族风情的古城。这种交融不仅丰富了建水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当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每逢春节,当地市民身着盛装游春,是建水的传统习俗,体现了建水人民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哈尼族、苗族、傣族、彝族等各民族身着盛装,用各自独特的舞蹈庆祝春节,传递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同时寄予建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铓鼓舞是哈尼族的传统舞蹈,随着激昂的鼓点,舞者们旋转、跳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激情。苗族芦笙舞轻盈、流畅,宛如山间溪水般灵动。芦笙的悠扬与舞者的柔美相互映衬,共同演绎出一幅幅苗家生活的动人画卷。傣族舞蹈优美灵动,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风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世界。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唢锣舞、鼓舞、花灯、烟盒舞等,各舞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广受赞誉,充分展现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当日,表演队伍还沿着预定的路线,从朝阳楼广场出发,沿临安路,途经十二眼井、翰林街口、学政考棚、文庙太和元气坊,最后抵达西门进行巡游,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零距离互动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