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首个非遗年,白娘子孙悟空八仙齐来拜年

钱江晚报 2025-01-31 07:37:2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宋浩

初四休息完,楼胜又要回舞台了。

楼胜。由楼胜提供。

作为当红的婺剧青年艺术家,他的春节安排密密麻麻——

年前一直在北京彩排,过了春晚,年初一才能回浙江;

婺剧院从正月初一到初五连续5天惠民演出,初五楼胜有一场《三打白骨精》;

初五剧场演出结束,他就要带着代表作品《断桥》下乡……

他的春节假期,初二到初四满打满算3天,他说,只有过了春节“才能好好调整一下”。

这个乙巳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年”。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春节遇见戏曲,非遗buff叠加。浙江地方戏曲,越剧、婺剧、永嘉昆曲、绍剧、瓯剧、甬剧、姚剧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节期间浙江各地安排了众多戏曲演出,白蛇传、三打白骨精、八仙送福、五女拜寿……既有杭州蝴蝶剧场、金华中国婺剧院、绍兴大剧院等城市剧院的演出,也有送戏下乡的演出,异彩纷呈。

2月14日,茅威涛将带来经典剧目《陆游与唐琬》。图源:浙里票务

蛇年春节,白蛇传说的魅力

蛇年春节,是白素贞的本命年,白蛇传题材更加应景。除了楼胜的婺剧《断桥》,永昆《白蛇传》、越剧《白蛇传·西湖山水》也将在春节期间上演。

白蛇传故事,在婺剧、越剧等剧种中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以婺剧《白蛇传》为例,呈现方式极具特色:结构上分为前传和后传,上演率较高的是前传,故事将“下凡”到“毁塔”的故事线进行了精心缩编,聚焦于“游湖”至“断桥”的情节,剧情紧凑且扣人心弦。

《断桥》就是楼胜的代表作,在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列榜首,《断桥》是三个作品之一。凭借这一作品,他还摘得过白玉兰奖、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一等奖‌、‌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最佳男演员奖等。此外,这出戏还登上过央视春晚、央视《中国戏曲大会》等舞台。

在表演方面,婺剧是出了名的“文戏武作”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蛇行”是一大亮点,台步轻捷细碎呈S形前行,恰似蛇在水面滑行。而许仙的“十三跌”更是一绝,跪步、吊毛、抢背、扑虎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极好地展现了许仙在复杂情感与困境中的惊惶失措。

《断桥》剧照。由楼胜提供。

在音乐上,婺剧《白蛇传》采用五人集体创作的滩簧声腔,以平板为主干唱调,紧板、弦索为辅助,根据剧情的舒缓与紧张转换唱调,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比如“水漫金山”时,紧板使气氛愈发紧张;白素贞与许仙倾诉衷肠时,平板营造出深情的氛围。

越剧《白蛇传》则以其优美唱腔和细腻表演著称。演员们通过婉转的唱腔,呈现白素贞和许仙的深情。在服装和扮相上,越剧追求精致的唯美,白蛇温柔美丽,许仙儒雅俊朗,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断桥》剧照。由楼胜提供。

白蛇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首先在于动人的爱情故事。跨越人与妖的阻隔,充满了浪漫与执着;历经沧桑后,再看他们西湖邂逅,美好而又令人心动。许仙对白蛇真心相待,白蛇为救许仙盗仙草不惜生命,生死相依触动了观众最真挚的情感。同时,故事中充满了对正义、勇敢、爱情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对封建礼教、世俗偏见的抗争,以及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精神。

因此,众多戏曲中都有这一故事。几年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南北五大剧种,共同合作过一场《白蛇传》:黄梅戏《游湖》、锡剧《端阳》、京剧《盗草》、昆剧《水斗》、婺剧《断桥》。《断桥》就是楼胜搭配夫人杨霞云的经典版本。

春节戏曲下乡,是一种娱乐也是一份寄托

在浙江,婺剧、越剧等戏曲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

过去,乡村娱乐活动相对匮乏,戏曲下乡成为了村民们翘首以盼的盛事。在乡村礼堂、村镇戏台,每一场演出,都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大家早早地准备好,穿上新衣,扶老携幼来到戏台前。

对于演员来说,每逢节日,都是工作量最大的时候。潮新闻记者曾走访温州,瓯剧(又叫温州乱弹)演员董建国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办庙会,一天要演两场,从中午12点半演到下午3点半,再从6点半演到晚上9点半,对嗓子、体力都是一个考验。

舞台或许简陋,只是简单搭建在村里空地上,但并不影响观众对戏曲的热情,也不影响演员们发挥。比如楼胜、杨霞云的经典版《断桥》,在梅花奖舞台、央视春晚舞台上怎么演,下乡时就怎么演。他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走,为村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从经典的剧目到充满乡土气息的故事,在戏台上一一呈现。除了白蛇题材,《杨门女将》《五女拜寿》《薛仁贵》《狸猫换太子》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戏剧IP。

随着时代发展,戏曲下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一种惯例,它深深融入到乡村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乡村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尽管现代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但戏曲下乡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代表着一份浓浓的乡情。

今年春节,浙江各地的婺剧团、越剧团等纷纷安排了戏曲演出。除了金华在中国婺剧院连续5天的惠民演出以及之后的下乡演出,浦江、义乌等地的舞剧团也安排了乡村演出。

在绍兴,来自上海、杭州、福建、南京、温州、绍兴、舟山等地的越剧院团,共同献上“同唱一台戏2025越剧春晚”,蔡浙飞、方亚芬、王君安等十几位梅花奖得主领衔,带来《白蛇传·合钵》《白蛇传·西湖山水》《宝莲灯·宿庙题诗》《胭脂·慎思》《柳毅传书》等经典剧目。

在温州,永嘉昆剧团举办了“东瓯故地・永嘉有戏”2025年春节戏曲周,不仅带来了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的《红拂记》,还在1月24日上演了《白蛇传》。而瑞安市越剧团则启动了“高明故里瑞安有戏——2025新春戏曲周”,为期四天,为观众带来《五女拜寿》《狸猫换太子》等多部经典越剧剧目。

此外,丽水、宁波、衢州等地也纷纷有婺剧、越剧、西安高腔等浙江地方戏曲演出,呈现一个戏曲春节非遗年。

粉墨登场、行头华丽,锣鼓喧天、丝竹悠扬。舞台上演员们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仅仅抓住观众的心,展现着他们千锤百炼的技艺。台下观众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氛围中,享受着难得的文化盛宴和团聚时光。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期间的戏曲演出,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交流的纽带。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