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李英华王向前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一大早,在距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不到6公里的省重点项目——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工地,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钢结构项目经理江拓就忙乎起来,“为了让值守的建设者们度过一个温馨愉快的节日,公司一会儿要举行包饺子比赛。”项目部所在的活动板房上,贴着工友中“书法达人”的“墨宝”,一张张“福”字、一副副吉祥的春联,代表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憧憬。
一路之隔,这边的建设工地正干得热火朝天,那边80多位上午轮休的工友涌进了屋里,一时间,东北话、四川话、河南话等天南海北的方言融在一起,热闹非凡。红的、黄的、绿的饺子皮色彩缤纷,白菜肉馅喷香。东北人包的饺子很大个,可以做蒸饺;四川人干脆包起了元宝馄饨。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计划建设16个展厅,每个展厅有足足2.1万平方米,能同时停放两架波音飞机,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展厅主体采用全钢结构,屋面桁架采用“弧形钢管+悬挑翼”,用钢筋铁骨勾勒出嵩山、黄河等中原经典元素。钢材的硬度、强度超过了北京的“鸟巢”,大幅提高了施工难度。该公司参与了展馆、多功能展馆、次登录厅、餐饮商业配套等建设任务,目前钢结构任务已完成70%。
为了确保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今年9月在这里顺利举办,该公司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班施工,盯节点、抢进度成为常态。“所以,今年春节必须拉满弓、铆足劲来赶工期。”江拓笑着说。
1987年出生的江拓是河北人,已经5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一起“搭班”包饺子的是他的妻子王宇宏。“我是除夕那天从邢台老家带着孩子一起来的,白天他工作,我和孩子正好逛逛郑州。”王宇宏说。
在工地上过年的还有一对儿来自四川的小夫妻。丈夫个子高高的,面色黝黑,“春节干活收入高,多挣点钱,让家里的两个孩子将来有机会来河南逛逛”。
谈及新年愿望,江拓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别看从去年9月份开始施工就来到郑州,但是一直忙于工作,“展厅上钢结构勾勒的嵩山、黄河那么壮阔,等工程交付,希望能去亲眼看看黄河、爬爬嵩山”。
说着,笑着,包饺子比赛评出了前三名,牛奶、坚果、抽纸、洗衣液等奖品主打一个实用。
临近中午12点,第一锅饺子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刚结束上午工作的安全员何师傅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往嘴里送,“工期要紧,安全同样重要,做好防范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交付”。巡查施工人员安全锁是否扣好、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章制度,他从早上7点多开始脚步不停,已经走了小一万步。咬一口皮薄馅大的饺子,何师傅满足地眯起了眼,“别说,今天的饺子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