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随着人们频繁长途旅行与饮食习惯改变,一系列皮肤问题悄然来袭,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厚敏提醒,春节期间,气温多变、环境复杂、饮食不均衡、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可能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做好预防与护理,欢喜过大年。
寒冷干燥的气候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皮肤屏障出现一定损伤,接着会持续出现干燥、裂口、流血。南方人到北方过冬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抹护手霜外,还能做些什么?李厚敏表示,对付干燥,注意保湿,多涂油脂,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湿、减少脱皮干裂目的。裂口多发生于角质层较厚的手足,可以适当用磨脚石去角质,也可以涂抹外用软膏。合并湿疹时,更容易发生裂口,可以外用一些激素类软膏。但使用这些药物,都要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取。
干性湿疹又该如何应对?李厚敏介绍,干性湿疹主要源于其典型症状——皮肤干燥、脱屑,并伴有剧烈瘙痒,与湿疹的某些表现相似,但又有其独特性,与气候干燥密切相关,故而得名。干性湿疹在冬季尤为多发,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导致皮肤水分蒸发加速,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发或加剧皮肤炎症。过度清洁皮肤、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频繁热水沐浴、忽视皮肤保湿等,都是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屏障受损的重要因素。此外,饮食不均衡、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间接影响皮肤健康,增加干性湿疹的发病风险。
冬天护肤应该从日常护理、饮食调整、作息习惯等方面入手,包括保持皮肤适度清洁,避免过度去油,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加强皮肤保湿,减少洗浴频次,避免洗浴水温过烫,使用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的护肤品,以锁住皮肤水分,修复屏障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新鲜蔬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必要时遵医嘱涂外用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此外,李厚敏提醒,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皮脂膜,这是皮肤自然的保护层,能够锁住水分,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并维持皮肤健康状态。频繁洗澡,尤其是使用过热的水或强力清洁产品时,这层皮脂膜很容易遭到破坏,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临床数据显示,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水分大量流失,使得皮肤变得干燥、紧绷,甚至可能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长此以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如湿疹、皮炎。频繁洗澡和搓澡还可能加速皮肤的衰老过程。因为缺乏了皮脂膜的保护,皮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污染等环境因素的伤害,导致皮肤弹性下降,细纹和色斑增多。
为了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李厚敏建议,应适度控制洗澡频率和时长,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不超过42℃)和强力清洁产品。同时,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以补充皮肤所需的水分和油脂,帮助恢复和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