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黄冰玉记者黄坤)一把小小的刀具,被誉为“工业的牙齿”,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制造业领域的关键耗材,与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息息相关。然而,国内机床加工领域所用的数控刀具曾长期被进口品牌所占据。
如何才能提升国产刀具的制造水平,将这一关键领域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多年前,创业之初,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上海沈工实业有限公司实控人夏雪锋心头。
最初,沈工实业以国内外高端工量具品牌代理起家,然而夏雪锋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只依赖国外品牌,却不信任国产刀具精度,这让他下定决心:不能光做代理,一定要有自研生产的能力。
“我们反反复复对欧美、日韩的数控刀具进行研究,并结合对汽车领域、模具领域、机械工程等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最终集中了国内外顶端产品的制造优势,结合团队的研发能力,于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夏雪锋回忆。
刀具好不好,一试见结果。“想要客户信任,质量是唯一的敲门砖。”夏雪锋说,企业加工内容多、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又要低,这对刀具的质量性能、稳定性水平提出了严苛要求。同样价格的刀具,要帮客户生产效率提高30%。
唯有潜心自研,下苦功夫。多年的积累让沈工实业在数控刀具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成果与口碑。伴随订单如潮而至,在商业交易过程中,夏雪锋萌生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想法。“想要发挥更大的能量,一定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
他的困扰,在遇到泰隆银行之后迎刃而解。泰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陈江在摸排走访了解沈工实业的迫切需求之后,决定为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小微企业的未来不是梦。”陈江说。
据悉,今年上海将提升服务的便利性,推行“线下枢纽+线上平台”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顾问制度,为企业量身打造政策解读、金融问诊、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向金融机构开放更多公共数据,方便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和贴心服务等。
金融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给力的金融支持,为沈工实业加大力度研发刀具带来了底气和信心。“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沉淀,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刀具稳定性和一致性不断增强。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刀具研发创新力度。”
展望未来,夏雪锋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