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895年2月2日
威海卫陷落。
1932年2月2日
日军混成第8旅团逼近哈尔滨市南郊区。
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向东北军22旅反扑,在无援兵情况下,双城车站失守,哈尔滨门户洞开。
日参谋本部与军令部就上海方面指挥陆海军协同作战问题成立了协定,并命令第9师团紧急动员,第12师团临时组成混成旅团。
侵沪日军在停战3日内,大量增兵。本日又在上海发动总攻击,战线扩大至蕴藻浜、吴淞一带,闸北日夜激战,我军坚守阵地,陈铭枢到沪视察防线。
日军在沪遭到中国守军强烈抵抗,陷于苦战,要求国内派兵支援。本日,以野村吉三郎任司令官,岛田繁太郎任参谋长的日海军新编第3舰队到上海。同时要求陆军增援兵力。
上海日舰队炮击吴淞等地,海军部长陈绍宽奉蒋介石密命,“不准还击”。
外交部对日舰轰击南京各要塞事,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
东北自卫军在总部指挥下,展开哈尔滨保卫战。
上海“民反”数百人在戈登路(现江宁路)、新闸路一带游行示威,抗议工部局封闭“民反”。“民反”通电全国求援,号召全市人民实现总同盟罢工、罢市、罢岗。
蔡元培致电国联文化工作委员会,抗议日海军陆战队和飞机20多架迭在上海之闸北,横施暴行,炸毁中国最大出版事务之商务印书馆和暨南大学。
国联召开行政度紧急会议,讨论中日上海战事扩大问题。
法、意两国政府劝日停止上海战事。
英、法、美、意、德五国公使照会中日两国,“提议停止冲突”。
1933年2月2日
荒木在众议院发表声明:“关东军已决定与‘满洲国’军队合作,肃清热河军9万人”。决心攻占热河省。日军进攻热河的计划是:一、由绥中沿北宁路向山海关正面进攻;二、由朝阳、凌源、平泉之线进攻;三、由开鲁向赤城进攻;四、由林西向多伦进攻。各路会师承德后,再分别进攻长城各口。
日本政府加紧在我东三省、内蒙古倾销日货,在东京成立“满蒙输出总会”。
中共盘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陈万福重新组织吉海铁路工会。
上海市总工会致电行政院,反对续订《中日关税协定定》。
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否认英国袒日及对西藏有野心。
1934年2月2日
北平当局派陶尚铭与日方接洽,暂定2月10日接收榆关。
陈济棠派人至龙岩见蔡廷锴,商收编19路军残部,蔡为保住自己最后一点实力,同意粤方收编。
1935年2月2日
上午11时,中日代表在大滩举行察东事件“和平”解决会议。察省代表为29军37师参谋长张樾亭、沽源县长郭育恺;日方关东军代表为第7师团第13旅团长谷寿夫、第25联队长永见俊德、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原之助。伪满丰宁县长亦与会。会谈半小时结束,订《大滩口约》,规定察东长梁、乌泥河、南北石柱子、四道沟、明沙滩各地划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驻兵。
蒋介石以红军已西入滇边,命令改编湘、黔、滇军为“剿匪”军第1、第2两路军,各辖4个纵队。何键为第1路军总司令,以主力“围剿”贺龙、肖克红军,一部封锁黔东。龙云为第二路军总司令,薛岳为第2路军前敌总指挥,以主力集结滇、黔边境围剿”红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