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面积稳定超5千万公顷,共设立903处国家湿地公园

南方都市报 2025-02-02 11:58:51

南都讯记者王玮发自北京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据国家林草局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200多处,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法》、各省(区、市)湿地保护条例出台实施,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全国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13个、认定58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153处省级重要湿地,初步构建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综合监测,定期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对全国泥炭沼泽湿地碳库开展专项调查。

在深圳,红树林湿地与城市的高楼大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等被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新华社发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独特类型,素有“海岸卫士”“海上森林”之称,近年来中国的红树林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推动红树林碳汇纳入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推动制定《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等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对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通过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近5年累计营造红树林8800多公顷、修复红树林8200公顷。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3.03万公顷、较本世纪初增加0.83万公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作为共谋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共促红树林交流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我国积极谋划在深圳筹备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正式签署,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并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20年来,全国共设立903处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湿地公园已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重要绿色空间。

据介绍,国家林草局将全面落实《湿地保护法》,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和保护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互花米草防治两个专项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计划任务;积极支持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与运行;统筹推进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探索“湿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0 阅读:5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