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我们的中国年|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夜”精彩“夜”太美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记者来到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夜幕之下,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
站在街区入口,抬头便是高高挂起的灯笼,红色的灯光映照着青石板路,仿佛为古城披上一层喜庆的红色外衣,街道两侧,游客们正兴致盎然的拍照,留下欢庆的光影。将目光往前移,只见游客们集聚在一起,观看地戏表演,表演者们生动演绎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忠诚良将的事迹。
“一开始,我看不懂,但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明白了所表演故事的涵义,非常精彩的演绎。”来自四川的游客胡一波说,他是第一次看到地戏表演,安顺的地戏让他长了见识。
继续往前走,路过三元桥,桥上站满了游客,贯城河里,一只小船轻轻荡漾着,身穿汉服的舞者,在船头翩翩起舞,伴随着桥面喷洒的水柱以及河岸璀璨的灯光,画面如梦如幻,引得游客掌声连连。
走进名为“巷往”的巷子里,街巷两旁古朴的建筑被改造成数十间安顺特色文创元素的店铺,一个人的安顺书吧、童年文创、老百货商店、安顺有礼、屯堡木缘阁、龙腾石文化展馆……
“花80元就能亲自体验做木雕,非常有意义。”在屯堡木缘阁,来自兴义的游客王洁说,这条巷子“内容”很丰富,汇集了安顺许多独特的文创体验店,在其他地方是无法体验的,这一次来安顺,很值。
在“巷往”的尽头是文庙广场,文庙广场两侧分别是安顺文庙和习安坊,广场中央正在上演地戏表演,和古城入口的地戏表演不太一样,此处的地戏表演为高台地戏,高台地戏俗称“摆阵”,是安顺地戏中独树一帜的“变种”,精彩的表演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喝彩声此起彼伏。
走进安顺文庙,一只戴着墨镜的招财猫,因其酷帅的表情吸引不少人上前摸头合影。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文庙祈福,此外,还有不少游客在文庙观看免费画展。安顺文庙的对面,习安坊内同样热闹非凡,市井杂耍、古装情景剧、绣球招亲等一系列活动精彩上演。
从文庙广场拾级而上,便能看到一排排小吃,长沙臭豆腐、炸鸡、薯条、酸辣粉、椰子汁、烤肉串应有尽有。
沿着小吃摊向下走去,两面墙上挂着耀眼的灯笼和各类地戏面具,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打卡,穿过走廊,不一会儿便来到安顺古城电影院。
走进安顺古城电影院,影院内被分为怀旧影院、时光小巷以及80年代复古空间等区域,置身其中,浓厚复古的韵味让人有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80年代的感觉。在怀旧影院内,屏幕上正在播放电影《头文字D》,游客们坐在长凳上认真观看,影院内井然有序,氛围感十足。
“坐在这里看电影,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像是一种回忆,也像是一场梦。”市民张女士说,她已经在安顺古城电影院看了几场电影了,以后还会继续来安顺古城电影院看电影。
在安顺古城电影院旁边是艺术粮仓和钟书阁。
钟书阁是安旅集团为安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引进的文旅融合品牌项目,钟书阁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设计美感独具匠心,优美的环境很适合阅读。
走出钟书阁,穿过灯笼长廊,回到石板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安顺记忆馆。
在安顺记忆馆里,一张张老照片被悬挂着,记录了安顺的风貌、安顺的人物、安顺的历史和发展。
“看到这些老照片、老物件,老安顺便有了画面感,这种展示非常有意义。”市民韦女士说,看到安顺记忆馆里展示的老照片、老物件,她对安顺的感情更加浓厚了。
走出安顺记忆馆,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半,石板街上依旧人来人往,抬头仰望夜空,一朵朵烟花在尽情绽放,散落的星辉点亮游客们前行的道路,也让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熠熠生辉。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一审:汤成伟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