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2日电(记者邵美琦)大年初五,年味儿仍浓,吉林省的口岸经济却早早按下“快进键”。在珲春口岸,满载货物的货车排成长队等待通关,叉车在装卸区来回穿梭,工作人员逐车快速核验……冰天雪地间,这里以“春节不打烊”的忙碌姿态,迎来蛇年“开门红”。
珲春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口岸城市,近年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通关优势,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眼下正值帝王蟹消费旺季,通关速度越快,进口帝王蟹新鲜度越好。对于鲜活海产品贸易来说,时间就是效益。”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队长关宇说。
据了解,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珲春公路口岸实行“7天×10小时”通关制度,积极推行生鲜及重车错峰通关,开通“鲜活海产品绿色通道”,提供预约通关、延时验放服务,使相关产品能够随到随验、快速通关。
在珲春铁路口岸,晚上9点,随着阵阵轰鸣声,一趟满载煤炭的货运班列驶入。列车停稳后,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快速认真查验。珲春铁路口岸实行“7天×24小时”通关制度。
“现在以海鲜和煤炭为主,我们大部分员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积极完成客户订单,全力冲刺新春‘开门红’。”珲春吉电数字边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欣说。
珲春吉电数字边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跨境贸易+互市贸易”的创新型科技服务企业,通过跨境贸易平台、铁路互市贸易区、互市商品加工园区整合运营,打造“跨境贸易+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新业态。“今年计划打造一个易货平台,逐步做起易货贸易。”姜欣说。
传统贸易红红火火,新兴贸易蓬勃发展。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里,各国进口商品琳琅满目,特色美食、家居用品、美妆产品等以跨境电商模式进入国内,价格实惠,吸引着众多消费者。“除夕到初三的销售额达到200万元。”该园产业运营办公室工作人员陶金说,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方便全国各地消费者选购。
“买全球,卖全球”,珲春跨境电商产业的兴起也让国外消费者爱上网购中国商品。珲春综合保税区物流分拨中心内,工人们忙着分拣、打包货品,“跨境直购价格低、物流快,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局负责人孙居峰说,“建立完善陆、铁、空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运输体系,大幅提升物流时效。”
珲春的繁忙景象是吉林省加大对外开放的缩影。记者从吉林省商务厅了解到,2024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实现1764.1亿元,同比增长5.1%。吉林省商务厅表示,今年将继续强化市场开拓,组成经贸团组赴境外参加重点展会,深耕传统市场、巩固周边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吉林省将实施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支持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建设,促进珲春与东北亚地区港口城市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