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老照片:未曾公开的“35227烈士转运站”,内附真实照片

万物知识局 2024-12-09 09:04:44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必然的,在我国的近代史的资料记载中用事实证明了一味的退让并不能带来和平,晚清朝廷的无能,无数不平等条约的签署都让中国百姓过得水深火热的生活,生命没有保障,尊严也被随意践踏。

随着战争的打响,也让不少人看到了战争的必然性,通过战争去解放,能够震撼人心,也能威慑敌人。

战争中的友谊是瞬息万变的,曾经的盟友有一天也会刀剑相向,革命斗争中的国共两党,对越战役中的中方和越方,这些战争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悲悯和惨痛呢?

昔日的战友已经成为了掩埋在地底的白骨,英魂回故里,肉身葬陵园,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战友即便时隔多年,也难以忘却曾经并肩作战的情谊。

照片中就是对越战争中有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他正在轻轻的抚摸战友的墓碑,以此来诉说自己的思念和缅怀。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存活下来的士兵已经没有了双臂,缺失的双臂是他奋力反击的证据,是他为了祖国奋起拼杀的荣耀。

虽说没有双臂但是比起那些无法回到故乡的烈士们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心中所要承载的远比我们想的要多得多。

1984年,在老山前线作战区域,一名解放军正在自己所负责的岗哨区域做警戒任务,这个任务虽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也是危机重重。

因为岗哨人数比较少,因此敌军突击也比较容易,负责这个岗位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岗哨就等同于大部队的眼睛。

因为天气炎热,所以这名士兵已经脱去了自己的上衣,但是望远镜和枪却始终没有离身,在这张照片中,还有一副对联依稀可见,“流血汗不惜牺牲一个我,尽天职但求幸福十亿人。”

这句话不仅仅是激励,也是那时候参加战役士兵的真实情况。

如果战役失败,那么越方就会持续进攻,中国的地位又将陷入危机,因此那时候上前线的战士们,都是抱着战死的决心前去,他们就是中国边境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防线在百姓安,防线破,百姓亡。

中国早期的时候对越南可以说是倾囊相助,法国入侵越南时,自保状态下的中国都不惜面向强国对越南施以援手。

后来美军又再次入侵越南,中国从各地抽调资金,总计援助了200亿美元左右,并且还是无偿资助,然而统一之后的越南非但没有感激,而是像毒蛇一样撕咬我国华侨。

越南在边境地区频生事端,还开枪驱赶华侨,甚至对我国正在边境地区执勤的士兵开枪射杀,因为毫无防备,这名士兵就死在了“中越友谊桥”上,这五个字在越南的行径中也是展现出了一种讽刺和愤怒。

中国此前对越南的诸多挑衅行为都百般忍耐,因为了解战争的残酷所以不想百姓们再陷入这样的动荡中,奈何越南枪杀我国执勤人员,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1979年2月17日,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役的残酷和血腥在一张张照片中也得以展现,1985年,老山前线一名身受重伤的士兵正在接受治疗,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身前渗出的鲜血,头部也被纱布包裹着,两名医务兵正在为他治疗。

一名队友举着输液袋,另一名则是判断伤情并且快速的进行包扎,那时候在抗战的前线,治疗伤员都是争分夺秒的进行。

除了伤员自身需要及时的转移救治外,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中时刻会有前来探查和搜寻的敌军,如果一旦被发现,不仅无法转移伤员,自己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那时候为了帮助中国军队转移伤员,不少边境的民兵们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战役,有的是冲在前线帮忙运输物资,有的则是帮助医疗兵一起转移伤员,照片中就是当地的民兵担架队转移伤员的场景。

那时候他们都有配枪,主要就是为了以防遇到敌军,正面冲锋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自身和伤员的安全问题。

对于民兵来说,他们本可以和百姓站在一起,等待中国军人冲锋陷阵,但是他们却坚定地站出来,为祖国和民众奋斗,因为他们深知,战役失败后,自己的家园也面临着损毁。

而对于被救治的伤员来说,他们是幸运的,战场上的瞬息万变,没人能够得知下一秒会发生怎样的事,在老山和者阴山的轮战期间,被炸弹炸死的士兵非常多,照片中这名士兵就是被越军的炸弹击中,身体早已残缺不已。

他的战友们即便是拼凑,也已经得不到一具完整的尸身,脸部已经被炸烂了,为了让他能够走的体面,战友们用衣物把他已经损坏的脸遮盖起来,运回根据地进行埋葬,而这些画面看似血腥残忍,但真实的战场上远比这要惨烈得多。

在对越反击战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队伍,他们所运送的也和常规部队不同,他们名叫“35227烈士转运站”。

每当伤员被救治并且通过担架运回时,他们就是战争中的逆行者,因为这个队伍负责的就是将烈士的遗体运送回根据地,后面带回祖国安葬。

这张照片中的女子就是当时烈士转运站队伍中的一员,名叫郭容容,她所在部队接到命令负责转运烈士,当她和战友们将烈士遗体抬上汽车准备护送回国时,却在路上遭遇了敌人的袭击,郭容容因为当时坐在汽车前面,负责警戒,因此也是第一个中弹的。

她拼尽力气给战友们指出了敌人的火力点后就倒下了,成为了对越反击战中第一位牺牲的女战士。

而最为遗憾和悲痛的是,作为烈士转运者,她的遗体却没能荣归故里,被枪杀之后,战友们首先护送了烈士遗体,她的遗体却被敌人焚烧了,唯一存留于世上的就是生前的这张照片。

而目前在中越边境洞坪公路的橡胶林旁边,还插着写着“35227部队转运站”几个字,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是曾经奋战在这里的人们却是真实的,从这里转运出来的烈士也非常多,因为有战争中的转运者,这些日夜期盼着孩子、丈夫回归的人们才能有所期望。

而在这个转运站中存放最多的不是药品,也不是食物,而是转运遗体所需要的塑料袋和白布,以及保证遗体在长时间的运转中,不会腐坏的福尔马林和白酒等物品。

每一个烈士都会在这个转运站内将身份信息登记清楚,以确保回国后能够尽快联系到家属,并且烈士碑上也会刻上他们的名字。

不少人都认为负责转运这些遗体的应该是真枪实弹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们,实际上这些转运者只是37师的文工团。

在参与这项任务之前,他们刚刚完成了战前的宣讲任务,在命令下达之后,他们也分成五队,进入抗战现场,对伤员和烈士进行转移和救治。

照片中就是他们出发前的合影,整个过程都根本来不及培训,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战争的残酷性也仅仅只是在途中简单的做了解说,可以说上了战场以后所有的一切,都全靠文工团人员的内心承受力。

当她们分拣烈士的遗物时,也是在回看他们的生活,在物品中去找寻烈士生前的期许,有的遗物是衣服,有的是爱人的照片,还有的是前线战场中的一枚弹壳,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看到已经被炸烂的遗体时也会不适,但是他们却毅然坚守在岗位上。

因为他们深知这个岗位就是让烈士们能够重回故里,也是他们生前最后的期许,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重伤的伤员送过来,照片中就是多处负伤的四连连长刘建荣,虽然送来救治,但是中弹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血流不止,尽管即使消毒手术,最终也无济于事。

烈士转运站内的人员也只能忍着悲痛的情绪按照流程进行核实,身份信息和部队番号又要准确无误,牺牲的地点和牺牲原因都要登记在册。

因为后续归国后会进行烈士功勋评级,最后就是将他战争期间所用到的子弹枪支和手榴弹等等物资全部卸下,转运回前线中。

虽说转运站内的人员相较于前线的人更加安全一些,但是他们所承载的伤痛却是巨大的,因为在他们的岗位中面临的都是烈士,其中还包括许多面目全非或身体残缺的,剩下的一部分也都是重伤伤员,救治无效离世时也是他们率先感受到悲痛的情绪。

即便是在转移过程中遭受到了敌军的攻击,烈士转运的车辆也不敢停留,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烈士的遗体顺利转运归国,可以说他们就是烈士们魂归故里的最后桥梁,也是让烈士家属能够看到希望的媒介,虽然他们不为人知,但却尤为重要。

战争时残酷的,为了百姓的安全和国家的尊严与完整,无数士兵们勇往直前,无畏的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枪林弹雨中穿行,密林深处里厮杀,中国军人从不惧怕战争和挑衅,但回望我国的历史,我们期许和渴望安定与和平!

参考资料:

太行英雄网——中越战争内闻:秘密烈士转运站,惨烈悲壮至极!! 2019-07-25

荔枝网——70年前那场血战是怎么打赢的?这些照片里有答案 2020-10-24

荔枝网——自卫反击战老兵回忆:被击中3次 开坦克进沟让路 2017-05-10

0 阅读:24

万物知识局

简介: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