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池州杜小红:用剪纸传承文化展示美好

大皖新闻 2025-02-04 18:42:20

大皖新闻讯“今年是蛇年,这个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这一横是蛇宝宝,整体看来是一个‘福’字,寓意着蛇年一家人幸福。”春节假期,池州市贵池区非遗传承人、剪纸高手杜小红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剪刀在纸上翩翩起舞,手中的红纸随之旋转,一幅幅“蛇元素”剪纸作品,寄托着对新年的美好憧憬与期盼。

剪刀加红纸传递幸福年味

春节前夕,在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博物馆举办的“秀小吉逛大集,新年必大吉”庙会大集上,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杜小红。杜小红的摊位前,满眼皆是喜庆的中国红。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她的灵巧双手下,心手相连,剪随心动。山川水流、花鸟鱼虫等形象在她的指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构思巧妙且创意独特。围观群众纷纷赞叹:“哇,好厉害!”更有观众请求道:“能不能给我剪个‘福’字,回去贴门上!”不一会儿,杜小红的摊位便被现场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杜小红已经剪了9年。2017年,杜小红跟随儿子一起去了成都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社区活动中看到了剪纸培训课,杜小红立马报了名。

三年来,杜小红全身心投入到剪纸学习中。“我从小就喜欢剪一些纸、布,对剪纸一直很感兴趣,长大学了裁缝,拿起了大剪刀,之后又系统学习了剪纸。”杜小红介绍,裁缝技艺对她学习剪纸有不少益处,让她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剪刀,对细节处的剪裁也更游刃有余。

“立体的‘春’字看着复杂,其实很简单,和普通的平面剪纸比起来,只需要多折两下就可以了。”和记者交谈中,杜小红手指灵活舞动,一两分钟的功夫,一个立体“春”字便跃然眼前。“剪纸分两种,边剪和挖剪,边剪为美,容易剪但难折,挖剪也叫镂空剪,为大美。”谈起剪纸,杜小红如数家珍。不仅技法娴熟,杜小红创作的题材也是广泛多样。

“我现在正在剪十二生肖,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剪呢”对于剪纸的无限可能,杜小红表示,她倾向于创作有意义的作品。《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红楼梦》人物群像等各种人物她都剪过。除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和场景,她还热衷于剪制池州本地的著名景点。“我剪过池州的杏花村、望华楼等多处美景,希望通过剪纸这样一种艺术,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些景点的魅力。”

“不要一枝独秀,要百花齐放”

大皖新闻记者春节前采访时,由于临近春节,杜小红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刚刚参加完一个迎新年的活动,现在马不停蹄地赶到这边来,之前一直在上课,下半年真是太忙了。”目前,杜小红不仅致力于剪纸创作,更将重心放在了教学传承上。她在池州老年大学和贵池区多个社区定期开设剪纸课程,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剪纸技艺。

对于平时的教学,杜小红同样怀揣满腔热忱:“不管给不给钱,只要邀请了我都会去,我只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现在就希望能带出更多学员,我不想一枝独秀,而是要百花齐放,这样才能让剪纸在池州走得更稳更远。”

如今,杜小红在池州已先后带了100多位学员,其中既有退休人士寻求打发空余时间的,也有热爱剪纸艺术的热心人士。只要愿意学,杜小红都会不啬赐教。但是,剪纸虽易,入门并坚持下来却很难,能够持之以恒学到底的学员并不多。“剪纸是一下子能喜欢上,但很难坚持。陆陆续续有很多人会放弃。”时光如梭,杜小红却一直坚持到现在。

杜小红回忆,自己最初对剪纸作为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深刻,只是隐约觉得这是一门值得传承的技艺。“只知道池州并没有多少人在坚持剪纸手艺的传承,我正好遇到了,就要把剪纸带到池州来,让它在池州生根并发扬光大。”

胡甜甜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

0 阅读:1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