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银行:切实发挥差异化优势认真谱写“五篇大文章”

新华报业网 2025-02-05 10:07:45

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成立仅7年的苏商银行而言,又是高质量发展的一年。苏商银行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该行资产负债实现适度增长,资产规模1372亿元;经营提质增效,实现营业收入50.01亿元、增幅11.11%,净利润11.59亿元、增幅10.34%,ROE、ROA分别为15.74%、0.91%。同时,该行持续保持风控严密,不良率1.18%、拨贷比2.51%,流动性比例131.31%、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280.85%,资产质量良好,主要指标满足监管要求。2024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TheBanker)发布“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苏商银行首次入选,发展质效得到充分认可。

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累计贡献税收超33亿元,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1600多个。2024年,苏商银行再次对股东开展现金分红,金额2亿元,年末净资产达78.47亿元,较成立之时增长了近一倍,为股东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热潮中,苏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发挥差异化优势,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全方位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驱动的O2O银行

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苏商银行,诞生于我国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鲜明的创新基因、科技成色,是江苏省首家数字银行。自成立以来,苏商银行就狠抓数据能力和科技能力建设,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服务,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色,成为江苏首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商业银行,相继入选穆迪“全球20家新锐银行”、《亚洲银行家》“全球前十数字银行”、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综合金融科技赛道)等榜单。

苏商银行的科技投入保持业内领先水平,研发费用占比6%左右,科技人员数量始终超过全员人数一半以上,专门设立专利管理部门,推动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提出与实施。截至目前,苏商银行已累计在重点技术领域申请专利314件,授权专利131件,知识产权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江苏全省法人金融机构第一。

通过持续投入和攻关,苏商银行已实现核心系统的自主建设、技术可控。该行自主研发的“云开”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有效整合线上线下业务处理,成为行业首个O2O一体化核心银行系统,打破了国内中小银行核心系统建设高度依赖采购的惯例,并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

江苏是全国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省份。值得一提的是,苏商银行3项数据风控领域的数据、模型及算法等,成功通过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审核,成为全国民营银行首批获颁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显示出苏商银行在数据融合应用方面的持续探索和不断创新。

科技让金融更简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科技金融能够更好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近年来,苏商银行围绕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政府平台、产业园区、创投机构等广泛合作,推出“扬帆远航”计划,已累计服务科创型企业2400余家,提供授信额度超过110亿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企业,有效满足了地方产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蔚蓝科技是南京江北新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主营业务是“阿尔法机器狗”的研发和销售。在发展初期,由于尚未形成有效销售,公司无法从银行渠道获得贷款,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苏商银行为蔚蓝科技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一企一策”的方式,不仅成为蔚蓝科技的首贷行,还帮助企业对接政府产业基金,解了企业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认真谱写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2024年7月,苏商银行还正式设立二级部门股贷联动部,探索建设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股权和债权双轮驱动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陪伴科创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

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环境改善,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苏商银行深入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ESG治理架构,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通过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苏商银行在信贷系统开发绿色金融分类标识,实现高效管理,以FTP优惠和绿色信贷通道优先审批等举措,全力推动绿色转型。

苏商银行积极参与各类绿色项目的融资,为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业务,为推动江苏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荣获江苏省绿色金融“十大杰出机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苏商银行以长江江豚为吉祥物,寓意投身“长江大保护”的决心。其推出的“长江贷”,为长江流域绿色生态相关单位和家庭送去资金支持。“绿色采购贷”则为绿色家电产业链下游经销商提供资金助力。

深入田间地头做普惠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持续提高。服务小微企业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小微金融正是苏商银行聚焦的主要领域。2024年,苏商银行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优势,寻求市场缝隙机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8.32亿元、增幅13.01%,切实增强金融支持基础客群的力度。

苏商银行坚持做银行业市场的“补位者”,坚定下沉到基础市场、服务好基础客群,为小微企业和普惠客群提供更简单、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累计用信客户数达136万户,投放金额突破1500亿元。同时,重点服务基础客群,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个人消费贷款累计用信客户已超1700万户。

据悉,苏商银行服务的不少客户是入驻电商平台的商家,贷款额度都比较小,容易被忽视。为更好服务这类客户,苏商银行持续开展“小微数据风控卡脖子攻关工程”,不断完善数字风控体系,构建敢为小微企业服务、能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经营能力。

优化养老金融服务与供给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巨大转变,老龄化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面临的挑战。根据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目前我国居民在养老准备上面临着信心、规划和储备三方面的不足。

金融机构是应对养老服务挑战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将“养老金融”纳入金融发展的“五篇大文章”。

苏商银行的“答卷”是,持续提升金融便利化服务水平,运用数字技术改造复杂金融服务,着力打造“更进一步”的服务品牌,99%的客户来自线上,99%的业务在线办理,不断加强适老化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老龄化时代下,苏商银行将适老化金融服务落实到实处、细处,通过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帮助退休人员管理他们的财富,确保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以专业服务守护“银发一族”的幸福晚年。目前,已有30万退休人员成为苏商银行的财富客户。

不仅如此,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切实增强消费者金融素养,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苏商银行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活动,助力营造和谐健康金融消费环境。

展望未来,苏商银行将切实发挥“科技驱动的O2O银行”差异化优势,深耕细作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民营银行标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苏商银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