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自渡》/宗璞/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4月
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中,宗璞是风格极其显著的一位。她的父亲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母亲也是知识女性。她幼年成长于清华园,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长期生活在知识分子云集的环境里。家学渊源赋予她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深谙西方经典文学精髓,使她融学者作家于一身,集古典现代于一体。她的作品形成了渊清玉絜、光风霁月的艺术气质和格调,又不失知识分子固有之血脉,也不落后于西方文学之思潮。
“文学和音乐,伴随着我的一生”。数十载的文学创作之路,她为当代文坛奉献了才华横溢的小说、散文、童话、诗歌等作品。宗璞的散文特点是语言真挚、淡雅,本色而不显雕琢,她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境界,用文字讲述对生命的感悟。散文集《一生自渡》精选作者流传最广的36篇经典散文,分为六辑,或追忆故友亲朋,或回顾自身成长,或记录日常生活意趣,感悟人生哲理。该书收录的散文,基本反映宗璞的散文全貌,体现作者质朴雅致、天然成韵、率性洒脱的性格和文风。
第一辑“用一生抵达一次山盟”收录了作者讲述亲情的文章,她追忆父母、兄弟、夫君,情感真挚,读来感人至深。“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花朝节的纪念》章节中,作者通过描述留存于心中“愈久愈清晰”的四幅母亲图像,书写了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女性的一生。为了能使丈夫不气馁,能使儿女肯学好,母亲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将一切都给了这个家。作者感慨“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关于父亲,“每次我想到他,都能得到指点和开导。”宗璞崇敬父亲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仍不改理想初衷。
作者站在时光的罅隙里,在历史的景深中,凝神眺望一个个远去的身影。回忆一起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夫君,她写道:“生活最丰满处是因为他有了我,我有了他。世上有这样的拥有,永远不能成为过去。”当身边亲人相继离世,昔日的欢乐只剩下了回忆,令她深受打击,痛苦不堪,可是人生的变化是拉不住的。“一切事物聚到头,终究要散去的,散往各方,犹如天上的白云。”她从未消沉,生命中的大悲大苦,在宗璞笔下都变得沉静、安然。无论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是动荡中的漂泊,或是写路旁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在字里行间晕染出淡淡光亮与温暖,细腻绵长,引人回味。
这不仅是一本包含了丰富个人情感的散文集,更是一部展示生活哲理的作品,书中处处展现着作者自然生动、大气雍容的文笔,悲喜自渡、宠辱不惊的意境。关于悲喜,宗璞说:“哪怕得到的是难题,是痛苦,我却因世界上不只有我一个自己,而觉得更充实更温暖。”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关于未来,她说:“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落到了谷底,无可再落,就有了上升的希望。”霞彩天天消去,但是次日还会生出,万物此消彼长,无穷无尽。
在苍茫雾霭中,学会自渡,从向外求转变到向内求,是生命成长的标志,也是我们真正的自由。这本书适合所有在忙碌的生活中渴望找到宁静,获得心灵成长与慰藉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