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用工、聚人才、降成本省人社厅出台十条措施强化“建圈强链”人力资源支撑

身边24小时 2025-02-05 16:13:39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廖振杰)2月5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省人社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支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的十条措施》,聚焦加强重点产业链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助企用工引才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需求监测机制。常态化开展15条重点产业链就业失业监测,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规定每年纳入监测范围的链主、链属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总数不少于1500家。

二是加大企业用工招聘服务力度。将不少于500户重点产业链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每年开展重点产业链专场招聘不少于1000场,省级层面举办不少于2场重点产业链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活动。

三是引育集聚高层次产业人才。包括按规定支持重点产业链人才破格评审高级职称,相关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等措施。

四是增强专业化猎头服务供给。做大做强“西部猎头谷”,探索建立港澳“人才飞地”“人才驿站”。鼓励各类(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领军、高新技术企业与猎头机构组建引才联合体和人才服务集团。

五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企业健全“新八级工”制度体系,开展自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六是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包括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规定在重点产业链兼职或创新创业等。

七是匹配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在主要承载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专业性人才市场,高标准打造德阳装备制造、乐山文化旅游、雅安大数据等人才市场,并链接各自贸实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别园区等。

八是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加速兑现重点产业链用工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

九是提高就业用工权益保障。包括建立重点产业链小微企业劳动争议“绿色通道”等措施。

十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在全省人社系统上下建立“内部贯通、上下联动、横向联动、跨区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协作,完善招商引企与招聘引才并举制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