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不罕见,但鱼刺刺破食管、卡在主动脉附近,情况就非常凶险了。近日,湖南益阳62岁的高先生不慎误食鱼刺,鱼刺距离主动脉仅仅4毫米。一旦扎破主动脉,后果不堪设想。
高先生家人表示,当时高先生正在吃黄骨鱼,不小心将鱼刺吞入,急忙前往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然而,因为手术风险极高而建议转诊省级医院。家人多方打听,最终将高先生紧急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诊CT提示,一根长条状鱼刺刺破了高先生的食管,且距离主动脉弓仅4毫米,如果鱼刺刺破主动脉,则可能导致大出血、主动脉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面对患者紧急且凶险的病情,湖南省人民医院立即组织消化内科、心胸外科、介入科和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会诊。
消化内科总住院杨丽主任医师根据患者吞入鱼刺的情况、目前症状和CT表现,综合判断后认为尽管食管穿孔时间短、破口小,仍有胃镜下取异物的指征,但内镜操作风险极高。稍有差池,锋利的鱼刺就可能刺破主动脉,导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必须备好急诊外科手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多学科团队迅速启动紧急救治方案,将患者转入抢救区。为保障手术安全,消化内科、介入科、胸外科、麻醉科等10多位医疗护理人员连夜赶来,为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实施急诊胃镜下异物取出术。
手术由消化内科学科主任刘鹏教授主持,心胸外科和介入科全程保驾护航,做好随时介入止血或转外科手术的万全准备。在麻醉科严密的气道保护和无痛麻醉支持下,刘鹏主任通过胃镜进入食管上段,清晰地看到尖锐的鱼刺横跨在食管腔中央,两端刺入食管壁。通过异物钳小心试探后,刘鹏主任确定了刺入的一端。
然而,这一端距离主动脉弓仅4毫米,操作空间极其有限。刘鹏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内镜护士的默契配合下从狭小的食管腔内巧妙地将鱼刺缓慢取出。这根长约2.5厘米的尖锐鱼刺被成功取出后,创面立即用金属夹封闭。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消化内科团队才向患者家属交代完注意事项,此时已是晚上10点多。
刘鹏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时气氛热烈,但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笑打闹,防止异物误吞。一旦发生异物卡喉或食管的情况,千万不要轻信喝醋、吞饭团等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方法,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通讯员黎秀兰邹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