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陈先生,广东“新春第一会”5日召开,为什么引起广泛关注?会议主题为何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特约评论员陈冰:北宋诗人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用在当代经济中,那就是“经济走势粤先行”。广东省不仅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四分之一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三分之一,可以举办产业体系竞赛的“全运会”。而且广东省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融合度最强的区域之一,能够对市场信号作出最灵敏的反应,知道什么产品和服务有发展前景,进而作出有效应对。因此广东省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国内各省和世界各国观察中国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窗口。
广东省已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且有“新春第一会”之称,可见已在国内外形成了影响力。那么今年的主题为何聚焦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呢?一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主动探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二是广东在全国产业体系版图中分量很重,积累了厚实基础、独特优势,进一步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会对全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开拓出制胜的新赛道,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三是承担国家责任和使命,广东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对美西方的竞争和地缘政治胁迫。当前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点。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旨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坚韧奋斗。
直新闻:广东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经验?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特约评论员陈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俗地说,就是让“世界工厂”进阶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广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三条经验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向新而行,实现传统产业的蝶变焕新。比如在石化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广东在不断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更多有技术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向下扎根,聚变成势。比如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广东逐个出台支持政策,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向上突围,力争裂变突破。广东瞄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正在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努力把技术密集度高、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产业,变成比拼实力的“决胜赛道”,然后全力以赴。
人们的需求是全面且非单一的,广东对“世界工厂”的进阶升级,就是多领域全方位,只是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更新、更贴心,并且着力培育“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广东最值得推崇的经验之一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创新。我们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广东制造业正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方阵向第二方阵跃升阶段,与英国、韩国、法国处在同一地位,而美国处在全球第一方阵,德国和日本处在全球第二方阵。所以无论是广东省还是中国的制造业,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在10年前就提出要花10年时间,努力进入第二方阵,但现在仍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所以还需坚韧进取,不骄不躁。把制造业推向全球第二方阵、第一方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丨陈冰
排版丨赖信宏
编辑丨郭永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