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楠)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目前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消缺和调试运行,今年上半年将正式运行。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该项目投运后,每天可处理厨余垃圾800吨。
2022年12月28日,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对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外建筑物进行拆除,2023年10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记者从项目建设方北京朝阳环境集团了解到,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作为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一部分,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处理能力800吨/天。
由于选用了预处理、厌氧发酵、污水处理、残渣焚烧、沼气发电等一系列先进工艺和创新技术,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流程低碳化、智慧化和优质化。另外,为了提升居民投放厨余垃圾的便利性,该处理厂特别采用“预处理+湿式厌氧”的处理工艺,在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处理前,通过初破碎、水利制浆等措施,为居民带袋投放厨余垃圾提供了设施保障。在湿式厌氧环节,处理厂根据进厂厨余垃圾的成分和数量不同,创新性采用高中温切换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处理,适应性更强,由此可实现有机质回收率提高至95%,出渣含水率降至60%以下。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与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内焚烧厂协同处理,使得沼渣在园区内得以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还采用污水系统再生水热能利用、分布式光伏、沼气发电及其余热利用等清洁能源与项目余热相结合的方式为项目生产供能,实现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高效能源管理及新能源高质利用,实现项目与园区的源网荷储、多能互补。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建成完工的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全面进入设施设备消缺调试、带料调试阶段,今年上半年将正式运行。处理厂投运后,每年可产出沼气1830万立方米,产出的2480吨油脂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抵消效益约3.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届时,整个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综合处理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