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孟向东王娟本报通讯员刘剑飞章东丽
“咱们要做好名优品种文章,多引进新品种。”“咱们专业合作社得多向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把产业园办好,吸引更多的种植户走进产业园。”2月5日,年味还未散去,西峡县桑坪镇兰花产业园的兰花大棚外,春寒料峭;大棚内,春意融融。西峡县世钦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聚会兰花大棚,边观摩,边品评,共商兰花产业发展大计。
今年50多岁、有着10多年种植经验的包剑波说:“我们不但要扩大规模、做优品牌,还要讲诚信,即诚信种植、诚信经营,用诚信站稳市场。”包剑波的话引来大家一致赞同。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看咱们也得改变思路,今年要在网上下好功夫,利用直播平台把咱们的好产品宣传出去。”今年30多岁的常诗被人们称为“兰花小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
中午时分,座谈仍在继续,大家畅所欲言,讨论得热火朝天。每逢春节,在兰花大棚开座谈会已经成为桑坪镇的惯例,当地兰花种植大户们现场交流兰花种植技术,分享种植经验,谋划产业发展。
桑坪镇地处伏牛山主峰老界岭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兰花生长。近年来,该镇倡导鼓励群众种植兰花,成立了合作社,建起了兰花产业园,并把每月10日设为“兰花交易日”,吸引周边县区兰友汇集交流。目前,全镇已有兰花种植户200多户,建成标准化兰花大棚15个,年效益达3000多万元。
“我们的兰花种植已经初具规模,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新一年我们专业合作社要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在做大规模、做优品牌上多下功夫,让更多山区群众因兰花致富。”望着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兰花,西峡县兰花保护协会秘书长、世钦兰花合作社社长余世钦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