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三,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大涨近2.5%,触及4美元/磅的新里程碑。
2025年刚来到第二个月,这种颇受欢迎的饮品原材料已经累计上涨25%,成为最热大宗商品。天气因素对巴西、越南等主产国的作物产能造成巨大影响,对于上下游企业而言,成本因素的冲击或持续较长时间。
供应缺口担忧加剧
与恶劣天气有关的减产,正在使得这种热带经济作物库存枯竭。
厄尔尼诺已经对主要生产国的咖啡生长造成了破坏性打击。自去年4月以来,巴西的降雨量一直低于平均水平,重创了对产量影响巨大的咖啡豆开花期授粉。据巴西自然灾害监测中心(Cemaden)称,巴西迎来自1981年以来最干旱的一年。
巴西政府作物预测机构Conab上周预测,2024年巴西咖啡产量从9月份的5480万袋下调至5420万袋,降幅为1.1%。此外,该机构预计该国2025/26年的咖啡产量将同比下降4.4%,至5181万袋的3年低点。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局(FAS)预测,巴西2024/25年期末库存将下降6.6%,从2023/24年的2234.7万袋降至2086.7万袋,为25年来的最低水平。
作为替代选择,罗布斯塔咖啡豆价格也水涨船高,盘中一度突破5800美元/吨。同样受到干旱困扰,主产国越南2023/24采收年的咖啡产量下降了20%,至147.2万吨,创近4年新低。越南国家统计局1月10日报告称,2024年越南咖啡出口同比下降17.1%,至135万吨。
咨询公司StoneX预计,到2025年9月底,预计全球罗布斯塔咖啡豆产量可能进一步减少10%,加剧市场供应紧缺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咖啡价格飙升、对冲成本严重和交货延迟,总部位于巴西的贸易商亚特兰大(Atlantica)和咖啡布拉斯(Cafebras)正在寻求法院监督的债务重组。
通常而言,贸易商从当地供应商处购买现货,然后在期货市场建立空头头寸,以对冲其实物市场风险。由于担心实物咖啡供应不足,大量资金正在平仓已经亏损的期货空头头寸,这反过来又推高了价格。更高的期货价格会推高企业为需要支付的追加保证金或首付款,从而给行业带来更多压力。
咖啡商如何应对
在供应紧张的同时,需求持续水涨船高,如今咖啡消费正在亚洲形成新浪潮。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消费一直在飙升,仅印尼的需求在过去十年中就翻了一番。中国咖啡连锁店呈现指数级增长,数量居世界首位。
咖啡价格飙升对烘焙商来说是巨大挑战。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商之一雀巢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施奈德(MarkSchneider)去年9月被罢免,部分原因是董事会对销售疲软和价格上涨导致的市场份额损失感到不满,这促使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品牌。
澳大利亚餐厅和咖啡馆协会首席执行官兰伯特(WesLambert)表示,如果咖啡豆价格居高不下,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咖啡成本增长可能会达到“两位数”。
蒙特利尔银行食品行业分析师斯特雷尔齐克(AndrewStrelzik)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咖啡行业而言,选择多样性允许买家决定咖啡行业的价格,“任何进入咖啡行业的公司,都应该担心被替代品取代,价格因素可能让消费者选择其他高咖啡因的饮料(如茶)。此外,奶昔、能量饮料和冷饮等其他饮料,也是潜在的替代品。”
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4%。这家咖啡连锁还表示,今年不会再涨价,以吸引消费者,并抵御更多新兴品牌的竞争。因振兴墨西哥卷饼连锁店Chipotle而名声大噪的新任CEO尼科尔(BrianNiccol)从菜单、续杯和制作时间等细节上提出了修改意见。
为了对冲成本风险,商家也加强了原料供应的采购力度。为了稳定货源渠道,星巴克与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国生产商达成长期供销协议,以确保更强大的供应链。美国银行发布研报认为,星巴克的品牌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值得期待。
巴西贸易部去年6月表示,已经与瑞幸咖啡签署了一项协议,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以约25亿美元的价格供应约400万袋60公斤的咖啡。经纪商I&MSmith认为,这代表了相对较新的咖啡市场的增长潜力,预计中国的消费量将保持在16.5%左右的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