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新质生产力、活用侨牌赋能,汕头各界代表分享高质量发展经验

羊城派 2025-02-06 09:20:59

2月5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在汕头,一场围绕“强产业、优环境、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主题的分论坛活动火热举行,智库专家、区县镇街代表、企业和高校代表在现场亮思路、晒方法、比决心。

今年春节,汕头持续强势“出圈”,英歌舞登上央视春晚,“巳巳如意,美美至汕”主题焰火晚会吸引约50万人到场共赏,尽情展现汕头魅力。作为一座新晋“顶流”城市,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汕字号”答卷自然也备受关注。

分论坛上,各界代表们各抒己见,不吝分享丰富的“实战经验”。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志雄围绕借势发力,深化产业空间供给侧改革,筑牢汕头高质量发展底盘作主旨演讲,汕头技师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沈陆澄围绕树立“百千万工程”示范标杆,打造轨道上的“阳澄湖服务区”——粤东城际铁路隆都站TOD开发实施建议作主旨演讲。同时,澄海、濠江、潮阳、南澳三区一县指挥办分别围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连线成片推进县域农文旅资源融合开发作分享,金平区岐山街道、龙湖区龙腾街道、潮南区两英镇也分别围绕赋能村级工业区提质升级、打造粤东总部商圈、构建镇域经济新格局等主题作发言。另外,汕头市县域经济专班、汕头市城镇建设专班、汕头市乡村振兴专班、中国铁建华南总部粤东指挥部、汕头大学等单位也围绕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作分享。

羊城晚报记者在分论坛活动中了解到,三年来,汕头全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等六大方面,持续加压奋进,全面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成果不俗。

今天的汕头,县域产业积厚成势——以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一体化”模式打造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总投资超300亿元、占地超5000亩的汕头国际纺织城首期交付使用,潮南内衣家居服、澄海玩具创意入选2024年度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澳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并获评“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获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显然,“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引领作用明显,正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天的汕头,城乡环境向新向美——粤东规模最大枢纽站新汕头站建成启用,漳汕铁路、粤东城际铁路、广澳港三期加快建设,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入选全国“网红城市”潜力榜十强……日渐完善的城市软硬件,正在不断优化汕头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商贸文旅深度融合,繁华都市与诗意乡村交相辉映。

今天的汕头,善用新质生产力破题攻坚——以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海上风电、水下养殖、海洋观光等业态融合发展,汕头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南澳科学会议”晋升国家级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超30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等一批试点加快实施,连续四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濠江区入选省首批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侨牌”作为汕头最重要的发展底牌之一,在“百千万工程”答卷中也被活用来赋能助力,比如,汕头高标准举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来自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超6000人次热心人士共襄盛举,促成“造血型”项目或意向投资168个、近300亿元,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汕头市副市长赵志涛在会上表示,新的一年,汕头将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集中精力抓好产业发展,在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夯实县域产业基础,注入强劲发展动能;要在县域内统筹布局好产业发展、商业体系交通设施等领域,全面整治美化靓化人居环境,完善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延伸辐射带动镇村发展;要用好侨胞潮商、专家学者、高校、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统筹各类帮扶机制,强化企业运营思维。

文、图|记者蚁璐雅通讯员汕宣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