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杜燕飞
重大工程建设在扩内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从茫茫戈壁到深山腹地,从遥远山区到沿海城市,全国多地重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蓄力量。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2025年,要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能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川西高原冬风凛冽,顺着梭磨河一路向西,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后,便来到了伫立在峡谷之间的世界第一高坝——双江口水电站大坝施工现场。
“春节假期,我们组织了2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撸起袖子奋战在施工一线,坚持不降速度、不减强度,全力冲刺投产发电目标。”大渡河双江口公司工程党支部书记彭显国说。
在新疆哈密,冬日的戈壁滩寒风肆虐。春节期间,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到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
“作为我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我们要抢抓春节假期,尽快把已安装设备的信息采集完成,为后期电站并网发电做好基础准备。”该项目生产准备负责人石勇说。
——水利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在广西象州县水晶干渠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泵车长臂高悬,振捣机震动……一段500米长的干渠已在田垄间初现。
作为下六甲灌区输水工程“毛细血管”之一,下六甲灌区输水骨干渠道总长673.5公里,建成后可惠及59.2万亩农田,预计年增产粮食16万吨、糖料蔗50万吨。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此前在国新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要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比如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同时,推动开工一批发展急需、前期工作有基础、作用显著的灌区、水库、引调水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
——交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春节假期,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舟山侧海平面下,“甬舟号”“定海号”盾构机正进行“穿海之旅”。“隧道开挖越来越深,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我要做好各项参数调控,让设备达到最佳状态。”“甬舟号”盾构机机长张嘎说。
金塘海底隧道是我国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是甬舟铁路控制性工程。甬舟铁路建成后,舟山将实现“高铁上岛”,与宁波大海相隔的天堑将变为通途。
在重庆东站的正立面,6棵巨大的类似黄桷树的树形柱整齐排列。“最大一棵树形柱面板有1000多块,弧度各异。我们采取扩大‘树冠叶片’面积方案,解决了3毫米厚不锈钢板分缝拼接难点,让‘黄桷树’叶片镂空效果更具美感。”该项目负责人说。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预计2024年6月建成投用后,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达1.6万人次,将进一步完善重庆高铁“米”字形高铁网。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一大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稳步推进,有利于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潜能释放和经济复苏;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稳步回升;有利于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有助于发挥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对于稳增长的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