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破小米SU7车胎诈补的嫌疑人被刑拘,服务区有没有问题也需尽快查清

极目新闻 2025-02-06 13:41:57

2月4日,有网友称其朋友将车停在广东阳江一高速服务区时,一陌生男子疑偷偷划破其车胎,随后还问要不要补胎,最后车主报警处理。

该网友随后直播时表示,涉事男子行为恶劣,他们坚决不协商、不和解。至于该男子是否为服务区维修店相关人员,该网友表示暂不方便透露。

2月5日晚,阳西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称,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据2月6日北京日报)

事件虽然不算很严重,却触动了很多车主的心弦,出门在外本就不易,车子好好地停在服务区,莫名其妙被划破轮胎,可以说是祸从天降。为了诈取高额修车费,蓄意破坏他人车辆的行为,不光是对个人财产的严重侵害,也是对公共安全赤裸裸的威胁。但凡车主马虎一点,开着被损坏的车辆“带病上路”,极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春运期间交通本就繁忙,一辆车发生事故,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类似的违法手段多年来屡禁不绝,令人厌恶。早些年就有人为了赚黑心钱,故意在马路上撒钉子、放刀片,如今竟然升级到光天化日之下,在人来人往的服务区扎人车胎,行为愈发猖獗,手段愈发恶劣,将公共安全置之不顾,对他人生命极度漠视,可以说是心狠手黑,伤天害理。

面对这种将他人生命视作牟利筹码的恶行,车主表示“不协商、不和解”,是非常正确的态度,也是维护正义的必要之举。这些不法分子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利用了部分车主急于赶路,不想麻烦的心理。这种歪风邪气必须得到遏制,否则将愈演愈烈,害得更多车主遭殃。

而且,据刑法规定,破坏交通工具、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若造成重大事故,更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嫌疑人的行为也已经触碰了刑事红线,已经超出了“私下和解”的范畴。警方应尽快查明事情原委,对于相关责任方从严处罚,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不贷,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该事件暴露出的高速服务区管理漏洞,也相当值得警惕。监控显示作案地点就在服务区内的修理店门前,涉事服务区回应媒体时也表示,汽修店是服务区承包出去的。据过往新闻报道,2024年4月同一服务区就发生过类似事件,有车主在服务区内被扎轮胎,被迫花费4400元更换轮胎轮毂。虽然目前未确定嫌疑人与服务区维修店是否相关,但至少说明,该服务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事,其未能周全保障车辆安全,且其区域内的汽修店确实因此牟利。

作为高速公路的“安全岛”,服务区本应是车主放心停泊,安全休整的场所,但一些服务区为了盈利,将场地承包出去开展经营性活动,又未能严加管理,导致车主权益受损,公共安全出现隐忧,无论服务区是否参与其中,都难脱管理不力之责,形象和信誉都会遭到损害。

所以,除了严惩破坏车辆、欺诈车主的不法分子外,相关部门也应严查涉事维修点、服务区是否存在问题,深挖背后是否存在“黑色产业链”,对服务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如果涉事承包方多次因类似问题被投诉,则应与其解除承包关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服务区管理方也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监控报警设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一旦发现破坏和欺诈行为,及时向警方报案并协助调查。

同时,媒体应多报道类似的典型案例,提高公众对这类行为的认知和警惕性,以便车主们能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这类风险,不至于因一时慌乱,着了不法分子的道。

这一案件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折射出公众对于行车安全的关注和期待,只有让每起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都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所有居心叵测践踏底线的人得到惩罚,才能有效禁绝这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让服务区真正成为安全港湾。

0 阅读:11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