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方佳
抵达哈尔滨后,记者乘出租车前往亚冬会主媒体中心的路上,司机师傅看我一上车连连搓手,当即表示把暖气再开足些,他说这几天哈尔滨恰好降温了,正是最冷的时候,连他这个本地人也有点受不了。
与哈尔滨的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尔滨的“热”。一下火车,就可以看到亚冬会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举着“欢迎来到哈尔滨亚冬会”的牌子接站。在采访亚冬会特许商品旗舰店的路上,记者遇到一位卖“辣条”糖葫芦的师傅,他听出记者是外地人口音后,主动要送记者一串“辣条”糖葫芦,以示欢迎。记者还是如数付款,但他那浓浓的热情已经让我感到温暖。
在著名的中央大街入口,气温接近零下26摄氏度,却游人如织。一位工作人员穿着毛绒玩偶扮演亚冬会吉祥物滨滨,站在特许店门口与每位游客击掌、合影,仿佛一位老朋友向我说:“来啦,可得吃好喝好啊。”
晚上在主媒体中心赶稿,快11点了,我才想起背包中没有吃完的“辣条”糖葫芦。一位细心的志愿者看见了,走过来递给记者一个苹果,她说:“可以吃这个清清口。如果你还没吃晚饭,现在主媒体中心三楼有夜宵。有问题随时问我,我就在服务台。”
记者点点头,心里又涌起一股暖流。现在哈尔滨的气氛就像这“辣条”糖葫芦,辣得像火,甜在嘴里,暖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