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袁超一
2月6日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全国法院第三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湖北法院系统共有27篇论文获奖。
据悉,本届学术讨论会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承办,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6篇,二等奖论文183篇,三等奖论文194篇,优秀奖论文333篇。
其中,湖北法院系统共有27篇论文获奖,其中二等奖9篇,比2023年上升80%,三等奖13篇,比2023年上升62.5%。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授予组织工作先进奖。
湖北法院获奖论文名单如下:
二等奖(9篇)
行政滥诉行为的认定及规制(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郭建明)
指导案例下的“特殊体质”受害人损害赔偿范围认定规则建构(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熊艳)
利益衡量视角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裁判路径研究(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喻婷)
类型化纠纷分层过滤机制的运行困境与出路探析(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杨璇)
司法权与行政权动态权衡视角下提级管辖制度适用规则的科学化进路(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朱越)
现行作品登记制度下著作权侵权案件审理困境与破解(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毛焰露、徐玮欢)
条线业务指导融入二审机制的规范进路探析(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楠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级人民法院张蕊、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张鹤)
环境保护禁止令请求权基础和路径的“二元”构建(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朱雍忌)
执行实施程序中实际控制人责任认定的困境与规则建构(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邓梦云)
三等奖(13篇)
功能主义视域下金钱类环境法律责任衔接的立体化构建路径(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金燕玲)
整体系统观下生态修复“链”司法模式之构建(汉江中级人民法院陈忠军)
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实现效能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襄阳市南漳县人民法院魏荣、杨骞)
“双碳”目标下环境信息披露失实的司法规制路径(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江慧玲)
风险治理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著作权侵权的司法认定(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杨敬文)
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的角色定位与路径优化(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张小奕、肖梦琪)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视角下司法警察辅助民事执行的角色异化与调整(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韩冰)
不动产登记“民行交叉”案件解决路径新探(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温婉君)
基于微信公众号探究人民法院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路径(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龚彦铭)
“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当阳市人民法院文晓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乐垦区人民法院徐彬鹏)
民事裁判中入库案例运用的规范进路探析(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李哲思)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类型化治理体系构建(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黄芳)
生态环境刑事诉讼中生态修复行为作为量刑情节的适用困境及完善路径(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李晓凤)
优秀奖(5篇)
新指标体系视角下示范诉讼程序构建(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宏、时青云)
涉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司法裁判研究(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冉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敏)
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目标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重构(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高明)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转让的现状审视与规则构建(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倩)
人民法院主动策略下破解“迂回”行政诉讼难题的实践研究(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