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法院成功为17名工人追回近50万元工资,不仅让每位劳动者过了一个开心年,也有效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打官司讨薪
法院并案审理为案件加速
2021年,万某承接某项目外架搭设工作,雇用罗某等多名工人进行施工。因万某拖欠劳动报酬,罗某等人到榕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2023年3月,万某收到《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后,仍未在规定时间内对拖欠工资问题进行整改。同年8月,榕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万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向榕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万某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遂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万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万某不服,提出上诉。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2024年8月,针对万某服刑完毕后仍未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榕城区人民检察院协调司法部门为罗某等人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工人们通过民事诉讼渠道维护权利,并依法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由于原告方人数较多,且完成该项施工项目后已分散去往不同城市,为充分保障工人们的诉讼权利,榕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向罗某等人发出《合并立案告知书》,将诉讼主体及法律关系基本一致的案件合并立案,为案件解纷加速。
依托智慧法院
法官倾情调解为工人减“负”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该案案涉17名工人,且工资已被拖欠两年之久,又到年关将至,工人们的心情十分焦急,便一边梳理证据,一边多次与当事人、检察机关及代理律师进行沟通,希望能妥善尽快解决工人们的烦“薪”事。
在案件开庭后,了解到各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法官遂多次组织万某与各工人进行调解,并陆续促成万某与多名工人达成调解协议并支付薪资。最后仅剩7名工人与万某对于一次性支付金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法官继续耐心与双方沟通引导,双方争议逐步缩小。
考虑到多方主体难以在同一时间从外地赶来法院签署文书,且会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法官在征询原、被告意见后,便制作调解协议并上传至“粤公正”小程序,由各方当事人在线签字确认。随着被告万某通过转账的方式向7名原告支付薪酬,17位工人均成功抵达追“薪”路终点。
案子结了,工人的忧“酬”终化解。各方当事人在结案后纷纷来电,感谢法院为化解此次纠纷所做的各项工作,并送上锦旗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