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珠海经开区”)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强化战略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建设具有珠海经开区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齐心协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党工委书记周乐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侯文涛主持会议。
周乐伟指出,珠海经开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强劲、政策优势显著、企业生产综合配套完善,拥有显著的高质量发展优势。自2024年2月珠海经开区体制机制优化以来,全区在企业服务运营效率、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优化。2025年,全区各级各单位将持续以更高标准进一步服务区域企业稳生产、促增长,进一步通过高栏港、综保区和化工园区叠加优势,持续深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完善重点项目库,形成梯次推进、动态更新的项目攻坚格局,全面推动园区经济能级跃升。
会议强调,要以实际行动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决扛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责任担当,锚定工业增加值增长7%、新增百亿级和50亿级企业各1家目标,奋力拼出“开门红”,全力实现“全年胜”,为珠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早日实现万亿目标贡献经开力量。
一是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把握“澳门+横琴”机遇。将经开区“有形资源”与澳门、横琴“无形资源”相结合。理顺“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经开”机制,探索澳门自由港政策延伸至高栏港,推进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业务合作;发展“大桥经济”。用好黄茅海跨海通道,与珠西城市联动打造产业融合带;抢抓超常规逆周期财政政策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支持企业降低资金成本,力争全年新增技改企业30家。
二是夯实产业发展主阵地,狠抓增资扩产。发挥全市工业投资主战场作用,加速在建项目进度,推动潜在项目开工,力争一季度实现工业投资35亿元,全年118亿元;狠抓招商引资。力争一季度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超百亿;全年不少于8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第三轮城市发展机遇期,聚焦绿色智慧港口、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建设LNG冷能+算力中心项目;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确保全年实际吸收外商投资增长超60%,力争综保区2025年考核进入全国B类。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模式。理顺与市属国企交通控股关系,让“三驾马车”同心协力、齐头并进;强化区属国企基础设施建设、引才引智的平台作用;组建投资服务中心,优化招商引资企业服务机制;推动传统化工园区焕发新活力。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化工5.0产业新空间、全省首个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成为全省首个生态环境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争取“内地进口水果直供澳门”业务落地高栏港。
四是激发高栏港优势潜能,提升高栏港粤西交通枢纽龙头地位。谋求与中远海特等港航龙头战略合作,开通更多国际航线,打造成连接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标识点;优化港口发展机制。成立港口发展中心统筹港航业务拓展;全面优化港口功能。争取冻肉、食用水生动物、粮食等资质;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一季度建成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并投入使用;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力争生产性服务业有新突破。
五是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拿出惠企实招硬招。出台暖企稳岗措施,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加强调度服务。力促新投产项目多贡献,加快释放新投产项目和盘活项目增长势能,确保完成“开门红”各项任务;全面提升配套水平。建设“产业邻里中心”,为产业工人提供配套服务。成立“经开企业家协会”,搭建起政企、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平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加强平安建设。强化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确保2025年安全风险等级稳定不变。
据悉,一季度珠海经开区共有25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72亿元。今年,珠海经开区将锚定目标,奋力夺取开门红,力争2025年引进项目不少于80个,投资额不低于20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以“全要素保障”“拿地即开工”“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机制,全力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出效益。
文、图|杨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