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冒着寒风与低温,“黄浦区2025年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金陵路二期工地举行,现场气氛火热。作为近年上海城市更新速度最快的城区之一,黄浦区今年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达70项,总建筑面积84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5452亿元。
区委书记杲云说,去年,黄浦区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额358亿元,超额28%完成年度目标。今年,黄浦区以“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预备一批”为抓手,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将完成投资额390亿元,实现10%年增长,确保实现商业商务类竣工面积180万平方米,实现22个项目开工、15个项目完工,推进“一江一河”优质滨水空间、南京东路步行街、新天地区域等配套建设持续升级。
金陵路历史风貌将在2029年呈现
当天的项目开工仪式设在了金陵路二期工地内。金陵路二期项目,东起四川南路,西至盛泽路,南至人民路,北临延安东路,占地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这一项目包含了上海人熟悉的金陵路,受到了关注。
金陵路二期以风貌保护为特色,属于综合性TOD开发,业态涵盖办公、商业,将打造标志性超甲级办公塔楼及具有历史风貌特色高端商业。建成后项目将作为新兴的城市地标,整合区域消费层级、带动区域商务活力。今年初开工,2029年到2030年将分期竣工,对外呈现新面貌。
项目建设运营方——嘉里建设集团投资总监孙逊介绍,金陵路一期已在去年完工,以住宅为主。二期项目包含了金陵路骑楼风貌的保留。金陵路项目涵盖了12万平方米历史保留保护建筑,未来在金陵路沿线的外立面将保留骑楼风貌,内部通过复建形式恢复街区整体的历史风貌。沿街骑楼建筑一二层将以开放式的商业空间为主,三四层以办公为主。未来的金陵路将是一条充满文化记忆与骑楼历史特色、文旅商体展融合的街区空间。
老城厢多个地块启动更新
除了金陵路项目,今年,黄浦区在老城厢将启动多个项目更新。
文庙启动实施改扩建工程及整体功能提升综合项目。在保留文庙中部核心区域现状的基础上,修缮和新增致道书斋、观德堂、尊经阁、办公楼、游客服务休憩中心、茶亭复廊等建筑,以恢复文庙西庙轴、东学轴的传统规制布局。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将进行整体功能综合提升。
乔家路A片区项目,东至巡道街、中华路,南至俞家弄、黄家路,西至光启南路、永泰街,北至规划蓬莱路。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项目将精心保护城市文脉、街区肌理,保持历史风貌,打造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文化商业活力街区、低密度住宅社区。
中华路傅家街项目,北侧与豫园毗邻,南侧为乔家路。总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项目将依托风貌特色历史街巷与周边商业空间的互补联动,综合平衡社区商业活力动线及业态需求,强化商业、文化、服务等多元功能的复合,打造具有历史风貌特色的高品质综合社区,塑造活力城市空间界面。
城市更新围绕“强功能”展开
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在黄浦区“开花”。区领导说,黄浦区城市更新围绕“强功能”展开,聚焦重点功能区建设,塑造资源配置新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开拓城区发展新路径。
黄浦区多个上海熟悉的区域,在未来几年,都将呈现新的面貌。
大新天地板块,随着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130街坊、尚贤坊、建国东路等一批项目的注入,更新将逐步向南扩展,打通淮海中路和老城厢,实现协同发展,最终形成高端商业与住宅的复合区域。
豫园和老城厢周边地区板块,在露香园、豫园、福佑、亚龙、乔家路等地块的大批项目带动下,将逐步形成黄浦区“一轴三心多组团”的功能结构。同时,配套公共设施将加速落地,这一板块未来将成为兼具江南文旅、海派漫步、文韵雅集、人文故园特色的城市之根。
外滩金融集聚带板块,是黄浦区拓展发展空间、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除了经典外滩,该板块更新近年向南、向西延伸。黄浦区将通过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南外滩地区一大批项目的开发建设,巩固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功能和优势地位。
“中央科创区”板块,是黄浦区“新兴”的城市更新板块,位于原世博浦西园区。随着中船上海科研基地、F02地块项目的更新推进,该板块将虹吸全球科创资源、发展科技新兴产业,与浦东形成横跨两岸,资源互补的核心科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