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丨聚焦中山新春第一会

羊城派 2025-02-07 16:53:31

2月6日,农历蛇年第二个工作日,火炬开发区紧随中山市步伐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总结2024年火炬区高质量发展情况并提出2025年高质量发展设想,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奔赴新一年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火炬开发区全年完成GDP573.7亿元,比上年增长3.5%。新年新征程,火炬开发区提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作为中山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火炬开发区在主要经济指标上自我“加码施压”,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社消零总额增长5%左右等总体目标。

高新区挑大梁,高质量发展呈现六个新

“2024年,火炬高新区抢抓深中通道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向新力’,国家高新区排名提升4位、省内提升1位。”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沛华表示,经过过去一年的奋力拼搏,火炬区经济“家底”越来越厚实、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科创发展越来越有劲头、城市面貌也越来越鲜亮,总体变化可以用“六个新”来概括。

一是经济发展成绩“焕新”。GDP增长3.5%,工业投资总量首破百亿元大关,社消零总额增长贡献全市第1,高新区“挑大梁”作用充分彰显。

二是科创水平持续“向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破7%、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超40%,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三是产业能级有力“上新”。“工改”拆除整理面积1563亩,全年招引项目169个、总投资超310亿元,三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7成,“火炬制造”有了全新质感。

四是营商环境不断“革新”。以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为契机,新增“跨域通办”事项超100个;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举办“创新课堂”18场,依托“炬企服”解决诉求超300件。

五是城市品质加速“更新”。火炬深中跨市公交正式开通,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环境持续改善。普高上线数首破4000人,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新升级,新晋“顶流”富逸城、老牌商圈太阳城热力十足,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了。

六是乡村风貌全面“刷新”。“百千万工程”全面提速,4个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典型村,美丽圩镇“七个一”完成率达100%,新增绿化面积超50万平方米,“岭南水乡”风景线更加靓丽。

锚定市委三定位,实现科产城人四融合

围绕2025年发展目标,火炬高新区提出锚定市委赋予的“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主阵地、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大定位,全力打造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新的一年,火炬开发区将聚焦‘科产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对标先进、知重负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聚力打造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更好支撑全市、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义强在讲话中指出,将坚持以城聚人,不断优化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新能级。全面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补齐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短板,做优高品质资源供给,更好提升民生福祉。高标准建设民众片区,塑造更多具有火炬特色的城市品牌。

坚持以科促产,不断汇聚创新活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追“高”逐“新”,努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深化产学研高效协同,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3+N”科创平台成果转化效能,谋划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加快集聚。

将坚持以产带城,不断厚植产业根基,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加快建设湾区“三谷”,加快推动主导产业成行成市、成链成群发展,下大力气抓紧做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企业“数智化”转型,一体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谋划打造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质”“量”齐升。

将坚持以人兴业,不断凝聚奋进合力,干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用心用情服务人才,精心打造人才社区,精准出台人才政策,招引集聚各类人才。更好激发广大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兴以上率下、务实实干之风,各级领导要谋在前、干在前、跑在前,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学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各板块、各条线要自觉打开格局,对标一流拼增量、拼服务、拼贡献,干出热烈升腾的火炬新气象。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10位观察员新上任

当天大会上还对火炬区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亮点工作等作了推介;进行项目签约仪式,16个重点项目上台签约;颁发火炬区“营商环境观察员”“招商大使”聘书;邀请区内企业代表进行发言;并为获得国家、省、市有关荣誉或对开发区相关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单位)颁奖。

据悉,此次火炬区首创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共聘请了10位营商环境观察员,任期一年,以中小企业家代表为主,涵盖全区不同行业领域、不同部门、不同性质的各类企业、商(协)会等,旨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方位监督市场、政务、社会、开放、法治、要素、设施环境,为火炬营商环境建言献策;聘任全区首批“招商大使”,以区内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代表、科技研发机构负责人为主,在企业家“朋友圈”推介火炬开发区营商环境、投资政策,介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火炬来投资。

记者了解到,2024年年初,火炬开发区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过去一年,火炬开发区加速奔跑、高效改革,从优化市场要素、政务服务、法治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23项改革事项,细化为90项具体改革任务,涉及部门超30个。新增“跨域通办”事项超100个;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举办“创新课堂”18场,依托“炬企服”解决诉求超300件。

火炬开发区经济和统计局局长郑宇钊表示,2025年,火炬区将从优化政务服务、深化市场要素改革、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一站式、集成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扩大“跨城通办”事项范围,增加“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的种类和覆盖领域,打破各类市场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四大着力点,全面推动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

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火炬企业家这样说——

中山莱博瑞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伟:

火炬开发区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企业间的配合与资源共享,提升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信在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火炬开发区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中山市光大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有良:

火炬开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企业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专注企业发展。新的一年里,光大光学将锚定目标、锐意创新、全力发展,以高标准打造“光大·科创中心”,努力实现集团化发展,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优秀成绩回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培育,以实际行动助力“湾区光谷”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德友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秦大宇:

公司扎根中山民众,聚焦主业、深耕细作,在火炬开发区的关心和支持下,迅速成长为集研发、销售、设计、制造、安装、售后业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2024年,德友鑫公司积极抢抓机遇、向市场要订单、向竞争要发展,业务已经拓展到11个国家,业绩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是德友鑫公司“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关键年,公司将坚持“向新图强、改革争先”,奋发图强谋发展,努力实现12亿元的年度销售业绩目标。

文、图丨记者张德钢通讯员肖晨茜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