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总参谋长辞职,毛主席看重陈士榘,想让他接任。陈士榘却心里打鼓,觉得自己不适合。
陈士榘在淮海战役中立下大功,但他是工程兵出身,缺乏总参谋长需要的战略思维。他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国家和毛主席的信任。
毛主席亲自找他谈话,陈士榘还是犹豫,最后鼓起勇气说:“最好别选我。”毛主席虽然失望,但还是尊重了他的决定。
接着,毛主席看中了杨成武。杨成武军事背景深厚,战略规划、军事部署都很在行。陈士榘也放心,觉得杨成武比自己更适合。
杨成武接任后,果然不负众望。他指挥若定,帮助军队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特别是在与美国的外交博弈和对台的军事部署中,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战略眼光。
而陈士榘呢,继续在工程兵司令员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他领导军队后勤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军队的顺利运转。还深入参与“两弹一星”研究,为国家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陈士榘退居二线,培养军事人才,推动军事科技发展。他一生低调务实,不渴望名利,只为国家默默奉献。
虽然陈士榘没当上总参谋长,但他的贡献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一生,就是对国家、对军队的深深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