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不久,在位于历下区的新润体育公园的乒乓球室,已有勤奋的孩子早早开始了练习。这里是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刘旭创业项目之一。
看着发奋练习的孩子们,她说,自己也是时候重新回到赛场上了。有人说,“你已经三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折腾”,有人说“准备比赛耗费太多精力,不如留着时间和精力继续经营自己的体育场馆”,刘旭屏蔽掉这些声音,去聆听自我:作为运动员,渴望赛场依然是本能。
刘旭1991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5岁时因一场意外事故,失去右臂。在母亲的鼓励下,8岁的她开始接触乒乓球,10岁入选江苏省队。2002年5月,在江苏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刘旭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项目TT10级第一名,女子50米自由泳项目S10级第三名。2005年7月,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一名,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称号。2010年5月,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单打第一名。2013年,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分别荣获冠军和亚军。2015年9月担任北京队教练员参加第九届残疾人全运会,女子队获得金牌……
刘旭告诉新黄河记者,刚刚过去的2024年自己的关键词是“忙碌”和“收获”,一切看起来都很偶然,但每一项收获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去年年初,刘旭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海选的消息。“我当时想,我为什么不能去试试呢?我作为运动员获得过金牌,拿到过冠军,我的生命状态可以分享给更多女性,鼓励更多人绽放生命的光彩。”要想在一众优秀的女性中脱颖而出,看起来难上加难。没有任何人指导,也没有寻求任何人帮忙,她按要求准备好材料直接寄到主办方,很多人说她没戏,等到公示,刘旭的名字赫然在列。
令她没想到的是,到了去年5月,“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宣讲活动又开始选拔。“当时我接到通知,让我去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想就讲讲亲身经历吧。”刘旭说,到了现场,几乎人人都拿着演讲稿在精心做准备,她低头看了看自己仅仅带着的水杯,突然意识事情的严重性。但很快她做出了调整,想到既然是励志演讲,肯定是发自内心最真诚动人。最终,她拿到了济南市的一等奖。
在宣讲团要四处演讲,会占用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时间。刘旭考虑过退缩,但是转念一想,宣讲本身是一件具有正能量的事情,做好了可以鼓舞到更多其他人。“我为什么不能像打乒乓球一样攻克它?我决定啃下来,自己写演讲稿,反复练习。越是感受到挑战,越是迎难而上,没想到越讲越好,越讲越自信。”社区、高校、小学、企业……一年来,刘旭去了很多地方,开展了百余场宣讲。
去年12月,刘旭像往年一样给自己写下了新一年的目标。2025年,全运会将在大湾区举办。“去参加比赛”始终是萦绕她心头的愿望。
“有人说我今年34岁了,还有能力打比赛吗?社会有对年龄的偏见,但我有自己的判断。”刘旭说,自己不想活在别人的嘴里和眼里。这些年来,尽管多数时间已经不在赛场,她始终保持着每天三个小时左右的训练,体能和技术始终在线。“在山东省内打比赛,面对20岁左右的对手,我不仅不犯怵,反而是他们害怕我。”刘旭说,她一直蓄势待发,等待比赛机会。
蛇年已来,刘旭说,过去的一年特别好,她开始更加倾听自我。新的一年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她始终跟随内心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
记者:刘杰剪辑:徐超编辑:刘玉红校对:汤琪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