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参考网
在人体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胃肠道与呼吸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令人称奇。许多胃肠道疾病在呼吸道有着明显的表现,而呼吸道感染也时常伴随着肠道症状的出现。例如,当呼吸道受到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腹泻、厌食等不适感;而长期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也更容易成为呼吸道疾病的“目标”。那么,肺部的疾病症状是否也与肠道菌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让我们通过一些前沿研究,一探究竟。
“肠-肺轴”这一概念,揭示了肠道与肺部之间通过微生物和免疫功能实现的相互影响与双向调节。这一神奇的轴心,主要通过三大途径发挥作用。
首先是短链脂肪酸(SCFAs)途径。这些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群对膳食纤维代谢的产物,包括丁酸盐、丙酸盐和乙酸盐,它们在盲肠和结肠中由微生物群生成。释放到肠腔后,SCFAs不仅能在肠道内形成局部免疫反应,还为结肠细胞提供能量。未被胃肠道吸收的SCFAs会进入门静脉,被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而未被代谢的部分则进入外周循环和骨髓,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
其次是免疫细胞的直接迁移交流途径。作为“肠-肺轴”通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细胞如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s)和TH17细胞,会通过循环从肠道直接迁移到呼吸道。其中,ILC2能够渗透到肺组织,参与2型免疫反应及组织修复,并常驻在肺组织中对病毒感染进行应答。
最后是脱氨基酪氨酸(DAT)途径。DAT作为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增强I型干扰素的作用,为宿主提供保护,免受流感病毒的侵害。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体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大量数据支持了对“肠-肺轴”背后机制的探索,并强调了微生物及其衍生代谢物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此外,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也表明,益生菌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方面可能具有显著作用。一项纳入儿童、成人和老年人临床试验数据的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使用益生菌能够减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降低抗生素处方率,并缩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平均持续时间和因感冒导致的缺课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肠-肺轴”,肠道与肺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作用。益生菌通过短链脂肪酸途径、免疫细胞直接迁移交流途径和DAT途径,显著增强了肺部的抗感染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益生菌,不仅能够缓解呼吸道感染带来的胃肠反应,还能通过“肠-肺轴”的作用,发挥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积极作用。
在此,不得不提一款备受推崇的益生菌产品——菌小宝太空31号益生菌,该产品甄选14株明星好菌,其中3株净肺菌净化呼吸道环境,6株固肠菌维稳肠道微生态,5株畅护菌加固肠肺轴防线。通过这三重协同作用,菌小宝太空31号不仅能够有效净化呼吸道环境,还能强化内在的菌护屏障,有力抵御肺部有害菌的侵袭,为人们的健康防线增添一份坚实的保障。(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