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深潜”30年捐逾千万奖励人才

南方都市报 2025-02-08 07:30:52

据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2月7日讣告,广东揭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该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南都此前报道,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曾捐赠个人所获奖金逾千万元,以奖励科技人才。

南都此前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1926年3月,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九所名誉所长、原所长。自1958年核潜艇研制启动以来,他从未离开。

在黄旭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由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黄旭华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2019年9月,黄旭华曾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年1月份,黄旭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年9月,黄旭华将其中的50万元奖金捐赠予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另据中船重工七一九所介绍,黄旭华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自己所获奖金逾2000万元。其中,他捐资1100万元设立的“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据悉,黄旭华的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月10日(星期一)10时,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

璀璨星辰

谈起核潜艇从无到有,家乡由远及近,他三次泪湿眼眶

在很多广东人眼里,黄旭华这个名字如同璀璨星辰。

2019年10月,90多岁的黄旭华在荣获“共和国勋章”后首次踏上故土,来到广州。此刻距他第一次到广州足足有63年。在接受记者访谈时,黄旭华聊起核潜艇从无到有,家乡由远及近,科研中永不知足和生活里知足常乐,三次湿了眼眶。

第一次为雄心壮志。当年一穷二白起步研制核潜艇,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凭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决心,齐心协力,结果不到10年就搞出来了。

第二次为故土情深。隐姓埋名30年后,黄旭华再见93岁的母亲时已年逾花甲。他心中始终“深潜”着对已故母亲的思念,每年冬天戴着母亲留下的遗物围巾。

第三次为时光易逝。90多岁的黄旭华仍将时间毫无保留献给了毕生钟爱的核潜艇,当时他计划用一两年时间,把几十年积累的研究资料尽快整理出来,把“心血”留给后人。

开启“不可告人”的人生

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1958年,一通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电话那头说让他去北京出差。到了北京他才知道,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核潜艇研制工作立项了,他成为最早参与研制的29人之一。

黄旭华告诉记者:“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研制核潜艇以后,就得开启‘不可告人’的人生了。其实,我倒觉得很适应,因为上大学时我就已经开启‘不可告人’的地下党人生了。”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我们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可谓呕心沥血苦干惊天动地事,默默无闻甘做隐姓埋名人。”

隐姓埋名30年后再归家

1986年,黄旭华借着到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出差的机会,终于回到老家汕尾海丰,见到93岁的母亲。此时,距他上一次回到故土已有30年。

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他一直隐姓埋名,其父亲直至去世前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他离国家秘密很近,离家却很远,始终独自承受浓浓的思念。他说,对家不是没感情,然而,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冒生命危险深潜“探龙宫”

1988年4月,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极限深潜试验。黄旭华在艇上坐镇,成为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深潜前,参试人员心情忐忑,有人甚至给家人写下了遗书。这种氛围与美国的一次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有关:1963年,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进行极限深潜试验时,因事故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

黄旭华说:“我是总师,不仅要为这条艇负责,更要为艇上100多个试验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因为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1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

2019年9月29日,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黄旭华荣获“共和国勋章”的崇高荣誉。聚光灯下,他笑言“从水底浮到水面,有些不适应”,更爱当无名英雄。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他仍然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工作,为年青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

黄旭华总说:“我是客家人,祖籍揭阳、生于汕尾,三个身份缺一不可。”

采写:南都记者侯婧婧综合南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