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救,是医疗救治的“第一前线”,也是儿童生命安全的“第一阵地”。在儿科行政主任陆世丰的带领下,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多学科诊治团队通力合作,在生死竞速的医疗场上为危重患儿搭起生命的桥梁……
两院联动接力抢救
近日,母女家中围炉烧炭取暖致一氧化碳中毒。仅38天大的女婴情况危急,出现昏迷及全身发紫等严重症状。
南京市儿童医院与浦口分部开展多学科联合救治,通过120急救、儿科、重症医学科、高压氧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紧密协作,展开了一场生命接力赛,女婴成功脱险,彰显了医疗团队在生命救助上的“加速度”。
患者故事
时值寒冬,天气格外寒冷。朱女士(化名)在家中自制炭火取暖,冬天屋内门窗紧闭,通风不畅,木炭未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逐渐弥漫在整个房间。仅20分钟,她与刚满月的宝宝相继出现中毒症状,昏迷后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再次醒来,她靠着薄弱意识拨通120急救电话。
宝宝被紧急送往南京市儿童医院抢救室抢救,经检查发现其一氧化碳中毒、心肌受损。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重症监护室立即对宝宝进行了吸氧、补液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考虑到宝宝仅38天大且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引发迟发性并发症,高压氧舱治疗至关重要,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拥有先进的高压氧舱,随即开启转诊绿色通道,在休舱日决定临时增加一次高压氧治疗。
事发第二天上午,宝宝被120急救团队护送至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儿科负责人陆世丰主任了解到情况后,在接收宝宝的1小时内,5进5出宝宝病房,第一时间联合两院区重症医学科、高压氧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协同诊疗
由于朱女士(宝宝母亲)在外院治疗仍处昏迷,新生儿科护士长孙亚楠担起了“宝妈”一角。
喂奶、换尿布、安抚情绪、挂水、高压氧舱治疗……孙亚楠一直陪伴在其身旁,经过悉心护理,宝宝一点点恢复往日的活力,期间,其母也主动要求转入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此次成功救治,两院协作完成危重患儿双院转诊,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确保了母婴安全,获得了家属的信任和认可。秉承着“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浦口分部将在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带领和支持下,不断完善医疗救治流程,提升儿童医疗救治能力,努力为区域内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行政主任:陆世丰
据陆主任介绍,自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成立以来,通过多学科协作,已接诊并成功为近40例一氧化碳中毒、重症坏死性脑病、昏迷等患儿提供了专业的救治及康复治疗。取得了令人欣慰与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打造区域性儿童神经康复医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陆主任强调,通过跨学科专家团队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医院正不断努力提升诊疗技术与康复服务水平,力求为更多罹患重症、面临恢复挑战的儿童铺就一条平坦的康复之路。
自去年3月南京市儿童医院全面入驻,设立浦口分部以来,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策略,两院区紧密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医疗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展门诊量五万八千人次,住院患儿近700人次,危重、神经重症患儿促醒康复治疗30多例,短短几个月全国各地患儿家属赠送的锦旗22面,表扬工单近40封。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通过多学科协作,已经帮助30多例重症康复患儿回归家庭也与周边兄弟医院达成紧密联合,对于神经重症康复患儿的治疗日渐成熟,在不久的将来,力求打造区域内的儿童神经重症康复中心,为更多此类患儿家庭带来福音。
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
南京市儿童医院浦口分部(原浦口人民医院儿科),由南京市儿童医院带队组建,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科室。目前分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儿科病区、新生儿病房四部分,开放病房床位30张。拥有专科医师14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主治医师7名。专科护士1名。
病房收治涵盖了肺炎、喘支、肠炎、惊厥、新生儿黄疸等儿童常见疾病,同时也开展了川崎病、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炎等少见疑难病的诊治,对于肺不张、阑尾脓肿、重症肺炎也实现了两院区的联合诊治。
儿科门诊由儿童医院专家亲诊,做到一站式医疗,同质化就诊体验,并开展远程会诊、设立绿色转诊通道,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病房除收治各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专家团队也为疑难危重病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新生儿科与产科联动,开展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围术期监护、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与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联动,对危重患儿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为新生儿早期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