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注入科研力量
2月5日、6日,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为广东、潮州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注入强大动力。潮州市的科研一线工作者、高校代表等专家学者或亲自参与、或以各种形式收看收听,认真学习大会精神。大家反响热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为加快潮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关于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的内容令我印象深刻。”化学物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韩江实验室)主任助理涂溶说,大会强调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迈进。这体现了广东省立足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趋势,以创新为引擎来提升产业竞争力,让人深刻感受到广东在经济转型浪潮中的果敢与智慧,也彰显作为经济大省在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的担当与探索精神。
涂溶介绍,过去的一年,实验室紧扣潮州陶瓷、食品两大支柱产业,全力开展微纳陶瓷粉体、先进陶瓷薄膜与涂层、功能性营养健康食品开发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联合潮州三环、翔鹭钨业、四通集团等龙头企业,成功研发出高端陶瓷粉体、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等新材料,还建立了潮州市首批概念验证小中试平台、高端刀具涂层中心、第四代半导体高纯氧化镓粉体制备小中试生产基地,为潮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接下来,韩江实验室将聚焦潮州陶瓷、食品等支柱产业的技术需求,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与潮州三环、翔鹭钨业、长兴科技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共同开展微纳陶瓷粉体、功能陶瓷薄膜、功能性营养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研发,助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推进综合实验楼建设,完善科研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此外,韩江实验室还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争取牵头申报承担更多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高质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潮州、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研力量。
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毅则对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的“以创新重塑产业生态,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变大树’、未来产业‘种子快开花’”这一观点感触较深。他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广东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瞻性布局,更与潮州市委提出的“工业强市”战略和“百千万工程”高度契合。
“具体到潮州分会场的讨论,最触动我的是‘三件大事’——大抓工业产业、提升城乡风貌、做好‘侨’的文章。这三者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李毅认为,工业产业是潮州经济的主引擎。潮州市委提出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既依托陶瓷、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又布局“大风电”等新兴产业,体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智慧。城乡风貌提升不仅是颜值工程,更是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镇村培育等举措,推动城乡资源高效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侨乡优势的深化,如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既凝聚了海外潮商的资本与智慧,也为潮州融入大湾区建设提供了独特纽带。
“从经济领域的实践来看,潮州可持续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发力。”李毅建议,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以陶瓷、食品等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优化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如风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强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科技与金融“双赋能”,科技创新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金融支撑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实现流量与价值“双转化”。打造文化IP,潮州古城“申遗”工作持续推进。潮剧、潮州音乐等非遗通过数字化和国际化传播,增强文旅融合的核心吸引力;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发展直播电商、特色商业街区,将“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李毅还建议,未来,潮州可在校企地融合方面发力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好韩山师范学院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合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以“侨”为桥扩大开放,以“数智化”提升产业韧性,在“百千万工程”中探索城乡共富新路径。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丁玫翁烨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