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断轴”这事,从官方通告里我发现了几个值得聊一下的地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
1、出事故的路面该路段有悬挂提醒20km/h限速的标识,但车速开过去的时候是70km/h。我回忆了一下各种限速的路段,通常乡村道路会限速比较低。学校附近一般是30,小区那种是5-10,乡间道路也见过30和40的。 限速20的地方,几乎就2种情况,人员密集,左右很窄。 或是路面坑洼,需要缓慢通行。 事故中明显是第二种。 以70的速度过各种坑洼,好点的suv还凑合,受伤的概率小点,跑车能过去就不错了。而su7这种,虽然不至于是法拉利这样的超跑,但过这种路显然要小心点(尤其是大轮毂的车),毕竟不是开朋友的车,是自己的。 所以大家平时出去开车,还是要留意点,尤其是有限速低于40的地方,大概率都是容易出问题的路段。
2、这一条最重要,保险勘测员抵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和保司相关流程提出让驾驶员做酒精检测,但驾驶员拒绝配合,而未能做检测。最终车主同意放弃向保险索赔自行承担本次事故全部损失费用,现场与保险公司签订《放弃赔偿声明》并记录留档。
一般情况下,做为消费者,不管出了任何事故都想让保险理赔,这是一个正常消费者的逻辑。当然也有少数可能会检讨自己,因为自己所以不想给保险添麻烦,不用赔了,这很牛逼。
这里有一句,“根据现场情况和保司相关流程”,如果出险的工作人员闻到有酒味,或是感觉有酒驾的可能,就会让配合检测,但车主没有配合。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没有酒驾,保险是可以理赔的呀,为什么放弃了理赔? 这是个很值得关注的地方。
到底有没有酒驾?
3、限速20,开到70,超速太多了,并且运气不好,赶上了垃圾路面,最终导致了事故。 结论,安全第一,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交通标识。
至于网上说什么断轴啊,各种破损啊,我个人立场,人活着就挺好。以后注意吧。这好歹是个很明确的事故原因。 总比那些开在路上莫名其妙崴脚的要合理吧? 在那阴阳的不就是平时也喜欢喷的那帮人么。 挺好,闹吧,还是之前说的,你们这样闹,以后你爸爸家的车出了事故,这一套用词都会送回去的。
现在的有些人已经被流量冲昏了头,出了事故,不讨论事故,不引以为戒,却想着怎么多利用事故当个标题党!
开车不是玩游戏,不管什么车也不能作死!
我经常路过的一个地方,也是坑洼不少,虽偶尔有修补,但没几天又是坑,每次过都是很缓慢的过,几乎都不到10的速度,自己的车自己心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