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演出变成“演唱会”,“台湖星期音乐”奏响“花好月圆”好意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09 20:07:38

一曲琵琶与古筝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收束,“客串”主持人的钢琴演奏家于川走上舞台,向观众抛出了一个小问题:“琵琶作品分为文曲和武曲,谁知道武曲的代表作是什么呢?”“《十面埋伏》!”小朋友们争相抢答道,全场的热情回应“丝滑”牵引出音乐会下一首曲目——新春时节,民乐类演出在北京舞台上的热度高涨不减,2月8日,西区·乐府民族室内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为今年的“台湖星期音乐会”系列演出再添一缕民乐芬芳。

围绕“花好月圆”的主题,西区·乐府民族室内乐团遴选并演绎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作品。演奏家们不仅琴拉得好,精炼的讲解更是妙语连珠,比如,在演奏内蒙古民歌《牧歌》前,于川告诉大家,很多“有灵魂”的音乐并非刻意创作,而是来自“劳动人民的创造”,随后,二胡、竹笛悠扬响起,意境开阔辽远;家喻户晓的《赛马》在二胡的两根琴弦上拉出万马奔腾之势,于川及时送上一段科普,二胡的声音之所以“向内”,与乐器上震动的蟒皮关系密切;观众担纲合唱的《沧海一声笑》潇洒恣肆,而这首流传多年的金曲谱面其实非常简单,正是脱胎自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

随着一首首作品的不断推进,音乐会的气氛不断攀升,当箫笛演奏家张凯强献上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时,观众的喝彩已经热情得如同演唱会的现场。张凯强用一杆竹笛“控场”,一边与其他乐手配合,一边调动着台下观众用掌声打起节拍。当最后的音符回旋落下,张凯强不禁给大家比了大拇指。

“在大剧场里演出,我们总是会觉得观众就是观众,演员就是演员。”于川说。他的话里话外流露着台上台下“双向奔赴”的感动,观众对音乐的认可、理解、喜爱,是“演奏家最大的动力和幸福。”据悉,深耕市民艺术普及、形式灵活多样的“台湖星期音乐会”今年上半年将呈现10余场演出,接下来,钢琴三重奏、爵士经典音乐会等多元演出和知名艺术家将陆续登台,并以40元、80元的低廉票价持续惠及观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