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城》上映了,口碑没崩,票房也在稳健增长,整体而言,算得上是一部完成度较高的影片了。
相对于一直不太火热的十一月,甚至是比较沉寂的2024年,《焚城》的出现还是给电影市场激起了一点浪花。
这部电影,有亮点,也有遗憾。
先说题材吧,目前的电影市场处于瓶颈期,你会发现各种类型、各种故事的电影基本都已经拍过了。哪怕是好莱坞电影,你能看到的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加上国内审核制度的限制,现在的电影再想拍出点新意确实挺难的。
经过那么多年的观影升级,现在的观众品味都比较高。不过2018年《我不是药神》的出现,让一些电影人看到了另外一种途径,那就是跟电影跟社会问题挂钩的现实题材。
这几年火灾频发,每年在新闻上都能看到不少大规模的火灾事故,所以大多数人都能对电影中的故事引发共鸣,甚至会感觉电影讲的就是身边的故事。
还有一个方面,相信很多人看新闻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了解过我国每年要从国外尤其是美国进口大量的医疗垃圾。而《焚城》的故事,就是进口洋垃圾引起的,不法商人利用洋垃圾大发横财,却将污染问题留给在了本土,同时洋垃圾里面有不少可以引起核辐射的物质,这也本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垃圾回收场发生火灾引起核物质泄露,整个城市也将陷入了毁灭。
不过为了避嫌或者是过审吧,电影在片头还是打上了“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标签,不过这就像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其中深意,各人自知。
然后再说一下演员的表演吧,刘德华饰演的范伟力,是一名专家。十年前的他本是财政司司长,因为一场事故后卸任,之后开始刻苦钻研,成为了灾害处理专家。在出现火灾后,特首第一时间联系了范伟力参与处理事故。
整体而言,华哥的表演算是中规中矩的。因为审核的原因,如今电影的主角基本都是绝对意义的好人,这一点也给主角的发挥设置了限制,会让观众感到了不真实。所以要想从现在的电影中学点东西,你得从反派那里才能找到。这也是为什么《人民的名义》火的是祁同伟,而不是侯亮平;《狂飙》里火的是高启强,而不是安欣。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相信以后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会出现伪男主的情况,可能反派或者是男二号才是作者这正去刻画的主角。
《焚城》中的范伟力也是这样,他的妻子是一名消防员,在十年前的灾难中牺牲,他也因此与家人陷入了尴尬关系中。但是在灾难面前,他心系底层人民,最后不惜坐牢也要揪出黑心老板,只不过这样的人设太过正面了。如果能给这个角色加一些私人感情,尤其是仇恨,或许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吧。
相对于范伟力,莫文蔚饰演的新任财政司司长王慧明就深刻多了。
首先她对范伟力是有意见的,十年前的事故加上范伟力的作风,让她感觉到了政治斗争的味道。然后她的丈夫还参与到进口垃圾的买卖中,于公于私,她都是与范伟力对立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而且一个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基于私心出发的,所以王慧明的角色反而更贴合实际一些。尤其是在疏散民众还是封锁消息上,她不能像范伟力无所顾忌,因为她还得想办法保自己的位子,所以她必须选择封锁消息。不过她还算得上一名好官,毕竟丈夫参与走私她并不知情,而且在处理事故做决定时,有舍有得,都是尽量将事故处理最优化。
莫文蔚属于“唱而优则演”,但是在表演上却有着不俗的变现,能豁得出去,也收得回来。虽然本片中她自身的故事情节相对较少,但表现出来的气质却很凌厉,可能再过几年大家已经忘了范伟力,但肯定有人还记得王慧明。
大家都说电影欠张学友一个影帝,莫文蔚如果在多拍几部电影,相信将来也会有人说欠她一个影后。
其他演员如谢君豪、白宇、郑则仕的表演也算完美的完成了角色,不过得吐槽一下王菀之饰演的的角色,如果不是最后需要她强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角色确实有些鸡肋。
最后再说一下电影故事吧。
整体故事比较完整,现场救援与高层决策双线推进,节奏也比较紧凑。片中范伟力说高层只看报告不管现场以及高层封锁核辐射消息后却联系自己的家人离开的情节确实讽刺到位,特别是范伟力说这场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可以让人反思到很多事情。大多数民众看到的,基本都是修饰过的,而事实,只有那些高层才能知道。所以无论是灾害,还是战争,最后受害的,都是底层老百姓。
当然,瑜不掩瑕,故事中消防队长等人强行救人以及生死关头留在现场引爆炸药而牺牲的场景多少有些故意煽情。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有些不真实了。
我们现在的社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人关注了,才会被解决。
如果一部电影能够与真实社会挂钩的话,那就值得去看。
《焚城》,值得你去观赏!
這個深夜裡
刘半桶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