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创新低了!

勤姐和你说 2023-10-17 12:42:56

作者:余飞

|结婚率创新低

人口是楼市的基石,人口晃动便是楼市最大的利空。

中国人口22年已经见顶向下,走上了日本、韩国之路。日本的人口已经持续减少了十多年,而韩国的人口也在20年进入了负增长。

22年,中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

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新生儿人口不断减少,去年低于死亡人数,才导致人口最终进入负增长通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出生人口降至956万人,同期的死亡人口11万人。

数据:国家统计局

新生儿人口为何不断创新低?结婚率不断创新低,是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则是生育意愿低。

最近,民政部发布了《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了去年的结婚与离婚数据。

民政部数据显示:

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比上年下降10.6%。结婚率为4.8‰,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依法办理离婚手续287.9万对,比上年增长1.4%,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10.0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77.9万对。离婚率为2.0‰。

结婚对数683.5万对,这一数据创下了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来的新低。

相较于21年减少了80.3万对,只有23年结婚人数高点时期的50.73%,也即相当于高点时期,结婚人数腰斩了。

数据:国家民政部

同时创下新低的还有结婚率。

|趋势很难改变

有人可能会说,过去三年疫情因素很重要。诚然,疫情三年对结婚率的影响肯定存在。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因为不能集中摆酒席,而不断推迟结婚时间。

但是,这种影响一方面很小,另一方面也只是暂时的,并不能解释23年就已经开启的结婚对数不断下行现象。

今年的结婚对数,可能会进一步创新低。佐证数据,在今年520期间就出现了端倪。

今年520,适逢星期六,各地民政局为了让大家能在这天顺利结上婚,纷纷选择“为爱加班”。

但是,结婚人数却纷纷出现了大跳水。广东今年520期间结婚对数12450对,而去年是20892对,下降了40.4%。湖南降幅最猛,今年520结婚人数相较于去年下降了74%。

湖北、贵州、福建、四川、江苏无一不是在大缩水。

可见,结婚积极性并没有因为疫情结束而反弹。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不断推迟结婚时间乃至不结婚?

本号认为,因素有三,主要是第三点。

第一,社会现象施压男性。

当下,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男生越来越不愿意去主动追求女性。

这种现象背后与当下的泡沫剧有很大关系。现在的都市爱情剧的男主角动不动就是高富帅,挥金如土,与社会的本质严重脱节,让一些女性盲目崇拜。

除此之外,各种节日对男性施压,外国的情人节要过,中国的情人节更好过,还有儿童节也变成了情人之间的节日,至于恋爱纪念日、圣诞节、元旦等,更是不可或缺的节日,还有什么女生节、女神节、妇女节,每个节日都得男生大出血,这让很多男生身心俱疲,不愿意去追求女性。

第二,婚恋观念转变。

随着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人类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便越发强烈。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口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认知提升,更多的人,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在思想上得以解放,有了自主结婚、生育计划。

人生说长且短,在认知提升之下,很多人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成年人,这里面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

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婚恋对象,不愿将就,宁缺毋滥,所以一直拖着,年复一年,成了大龄剩男剩女。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结婚率和出生率不断下降,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欧洲、日本、韩国、美国,无不如此。

从数据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根据世界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当下出生率最低的10个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富裕地区。而出生人口率最高的十个,无一不是仍在追逐物质文明的非洲。

数据:世界银行

这种因素,对于中国结婚率和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还不是最主要的,毕竟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物质文明程度还远不及欧美日韩。

目前导致我们的结婚对数持续创新低,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的最大因素,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新三座大山倒逼。

影响出生率和结婚率的,是压在年轻人肩头新的三座大山,房子、教育与医疗。这三个压力不减少,人口形势不会改变。

育娲人口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平均养娃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养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但压力绝对是全球前列,毕竟韩国虽然成本最大,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

分省市来看,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养大一个娃到17岁,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2年收入,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数据: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三座大山,让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是导致结婚率与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三座大山。

比如针对教育减负从21年开始的“双减”行动。

针对住房压力展开的二次房改,也即对未来住房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公共租赁住房,针对新市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共有产权住房,为买不起商品房的家庭托底住房。

针对医疗压力,今年大规模展开了医疗反腐行动。

教育、住房、医疗三座大山,压在民众肩头,让大家苦不堪言。最关键的是,它们已经压得年轻人不敢结婚生子。

针对新三座大山给年轻人的压力展开的整顿行动,能否奏效,尚不可知,而且所需要花费的周期也不可知。

因此,从短中期来看,我们的结婚率和出生人数仍很难止跌,这对经济、教育、楼市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施压楼市

目前,对教育和楼市的影响,已经出现。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2年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1.90%。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下降3.70%。

幼儿园数量是过去多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更为关键的是,幼儿园人数去年减少了177.66万人。

今年,因为生源不足,被合并和关闭的幼儿园数量仍在快速增加中。

对小学的影响,也在去年第一次出现。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数据,去年也在减少。不过,小学数量过去二十年一直在减少。

22年全国小学数量22.86万人所,25年跌破20万所,到去年之后14.91万所。

数据:教育部

但过去的减少和现在的减少有本质区别。

过去小学数量减少,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发生的。毕竟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子女安置在城市就学,农村的小学一大批被关停了,但伴随发生的是城市大量兴建各类学校。

小学数量虽然在减少,但小学生人数在人口红利之下一直在增长。

而去年的数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小学在校生数量、招生数量历史性减少。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2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4.91万所,比上年减少5162所,下降3.35%。另有小学教学点7.69万个,比上年减少6690个。小学阶段招生17.39万人,比上年减少81.19万人,下降4.55%;在校生1.07亿人,比上年减少47.88万人,下降0.44%;毕业生1740.61万人,比上年增加22.58万人,增长1.31%。

未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数量也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次第影响。

按照时间推算,中国的高考人数预计到24年达到顶峰,此后随着26年之后新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而转向。

对楼市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第一,泡沫巨大的顶流学区房开始跳水。

当孩子数量不断减少,对学区的需求不断下滑,顶级学区房的支撑力量晃动,高价便难以坚守。

目前,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热门城市的高价学区房已经出现了普遍跳水现象。这一点本号在之前发布的跳水!学区房,失守了!有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新生儿人数不断减少施压三四线城市楼市。

过去五年,三四线城市先于一二线城市开启了房价回调,尤其是过去两年,回调力度特别大,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跌回了十年前。

去年以来三四线城市开启了疯狂救市行动,包括农产品抵房,买房送猪,鼓励领导带头购房,鼓励农民购房、降契税、降首付、给补贴等等行动,但都无济于事。

诱导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28年年末国家发改委对货币棚改态度转变,其次是三四线城市天量的商品房库存,最后是人口流出速度和面积都在扩张。

受去年全国人口减少影响,目前公布22年人口数据的286个中,人口增长的城市只有128个,两个持平,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增加至156个。

人口减少城市数量占了一大半,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些影响,也即对高价学区房的影响和人口流出城市的房价影响,才刚刚开始。

往后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发挥作用。

0 阅读:9

勤姐和你说

简介:娱乐最前沿,每天带来不一样的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