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2024年,男子资助女大学生四年,女生想出国深造,竟索要每个月20万元的生活费,被拒后追到男子的别墅质问:“我已经习惯有钱人的生活了,凭什么不资助我?”
昔日,老陈(化名)因得遇善人相助,逐步迈向了小康生活。心怀感激的他,总寻思着如何将这份善意薪火相传。数年前,他慷慨资助了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的小雪(化名),不仅承担了她的大学学费,还包揽了她四年的生活费。老陈的初衷简单而纯粹:他并不图求任何回报,只盼小雪能学有所成,日后能将爱心传递。
然而,世事难料。老陈的善举,竟在无形中改变了这个原本淳朴的女孩。小雪逐渐适应了这种资助下的生活,开始追求奢侈品牌,过上了挥霍无度的日子,而这一切,老陈都蒙在鼓里。直到小雪大学毕业后提出出国深造,要求老陈每月支付20万元的费用时,他才如梦初醒。老陈断然拒绝,因为他曾承诺的,仅是资助小雪完成大学学业。
面对小雪的质问:“我有钱住好房子,为何不肯继续资助我?”老陈惊愕之余,也感到痛心。他提醒小雪:“我当初助你,是因为你的朴实与上进。我从未图你回报,只愿你日后能自立更生,助人为乐,而非成为如今这般贪婪自私之人。”
此事引发热议。有人或许会指责小雪忘恩负义,但从法律角度来看,老陈夫妇若想追回资助款,难度颇大。根据《民法典》规定,除非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或有其他特定违约行为,否则赠与人难以撤销赠与。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农夫与蛇”的寓言,社会上也因此出现了“帮人反被赖”的担忧。
诚然,帮助他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道德绑架只会扭曲社会风气,让人心寒。最终,我们应铭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物质资助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难以根治困境。真正的帮助,应是激发受助者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而非依赖的弱者。
(来源:速看视讯2024-08-19 关于《女生被男子资助读4年大学,追到别墅让供她读研,回2字怒骂没良心》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