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基于Blackwell架构打造的GeForceRTX50系列游戏显卡一经发布,迅速在硬件市场激起千层浪,各大硬件厂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家的RTX50系列显卡。今天,我们就将目光投向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这款显卡定位RTX50系列中的中高端市场,凭借全新的Blackwell架构,融合DLSS4技术与第五代TensorCore,实现了游戏性能与AI计算能力的全面进阶。不管是畅玩那些画面精美的3A游戏大作,还是投身于复杂的创意设计工作,它都能凭借强劲的性能表现,为用户带来出色的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挖掘,从性能释放、散热效能、外观设计等多个维度,为大家详细剖析这款显卡的真实实力。
为了发挥显卡的全部性能,本次的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一、外观设计
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的整体设计风格低调且硬朗,以黑金色调为主,搭配硬朗的卡身线条和凌厉的散热鳍片,彰显出浓郁的工业风美学。
显卡正面配备三个黑色环刃风扇,风扇中心的高亮Logo在光影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泽,颇具高端质感。金属装甲采用低饱和度的黑色,辅以金色元素点缀,其精细的布局与纹理,增添了整体的层次感。
尺寸方面,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的三围分别是358mmx111.7mmx49.7mm(不含挡片),净重约1.4kg左右。
显卡背板同样采用硬核的工业风设计,右侧的大面积斜切矩形开孔极具特色,增强了整体的视觉冲击力。透过镂空开孔,可以看到内部密集的散热格栅,搭配均热板和镀镍复合热管,采用贯穿式散热设计,将散热效率最大化。
显卡两侧配备厚实的散热装甲,靠近背板的一侧还添加了金色加固条。顶部侧面带有镂空字符的“GEFORCERTX”标志。
居中位置为16-pin显卡供电接口。
I/O接口方面,显卡提供3个DP2.1b接口以及1个HDMI接口,整体设计简洁大方,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
二、架构解析
NVIDIA新推出的GeForceRTX5080显卡,搭载了具有革命性的Blackwell架构。该架构深度融合AI运算单元与图形管线,打破了传统渲染技术的物理限制。其创新性地构建神经网络渲染体系,使单帧画面生成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了400%,成功攻克了画面品质与帧率同步提升的技术难题。
在计算架构上,Blackwell采用了第五代混合精度计算技术。新一代TensorCore支持FP4自适应量化,借助智能数据压缩算法,显存占用降低56%,同时维持模型计算精度,AI推理速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实际测试显示,在StableDiffusionXL等AI图像生成任务中,处理耗时仅为Ada架构的38%,效率大幅提高。
光线追踪性能显著增强。重构后的RTCore采用并行光线-几何体交叉检测机制,三角形相交检测速度达到初代Turing架构的8倍。搭配新型BVH压缩算法,显存带宽占用减少25%,单场景实时渲染多边形数量超50亿。在《赛博朋克2077》全极致设定下,路径追踪帧率比RTX4080提升170%,带来更逼真的光影效果和流畅的游戏体验。
存储子系统升级到GDDR7标准,运用PAM3三重脉冲调制技术,每个时钟周期传输1.5bit数据,在28Gbps基础速率下实现672GB/s显存带宽,功耗比GDDR6X降低18%。结合PCIe5.0x16接口与第四代NVIDIA显存压缩技术,4K纹理载入速度提升至毫秒级响应。
Blackwell架构的革新,标志着图形处理器迈入智能渲染时代。通过将AI运算深度嵌入图形管线,让8K全景光线追踪等曾受摩尔定律限制的技术得以应用。NVIDIA官方数据显示,在3DMarkSpeedWay测试中,Blackwell架构性能较前代提升215%,AI加速效能提升更是高达570%。
具体到产品规格,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采用最新一代GB203-400-A1核心,基于TSMC4N架构制程工艺。它内置10752个CUDA核心、336个Tensor核心、84个光追核心、336个纹理单元以及128个ROP单元。与RTX4080相比,其核心规模提升约10.5%,SM和TPC群组数量也有所增加。显存升级为256-bit16GBGDDR7,带宽达960GB/s。TGP功耗为360W,比上代RTX4080高出40W。
三、理论跑分
接下来就进入理论测试环节,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属于中高端定位,测试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XtremeTuner软件,这是一款用于NVIDIA显卡的超频与系统监控工具。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对显卡的核心电压、GPU频率、显存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对显卡性能的优化。
先看烤机,单烤甜甜圈10分钟,GPU的核心温度稳定在68.8℃左右,显卡频率2527MHz,功耗稳定在360W左右,和公版保持一致。
在3DMarkTimeSpyDX12测试中,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的分数达到了31499分,与公版的32022分接近。作为对比,GeForceRTX4080s公版的分数为29220分,提升幅度约为8%。
而在3DMarkTimeSpyExtremeDX12测试中,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分数达到了15745分,作为对比RTX4080s公版的分数为14541分,提升幅度约为8%。
在3DMarkPortalRoyal实时光追测试中,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的综合分为21688分,作为对比,RTX5080公版的分数为22060分,RTX4080s公版的分数为18439分,提升幅度达到了18%。
从一系列3DMark的测试来看,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相较于上一代RTX4080s,各项测试有着8%-18%左右的提升幅度。
四、游戏实测
在游戏测试环节,尽管NVIDIA官方称首批支持DLSS4的游戏多达75款,但鉴于当前能顺畅开启DLSS4相关选项的游戏寥寥无几,因此对于多数主流游戏,我们仍测试DLSS3和帧生成的表现,仅通过《赛博朋克:2077》与《心灵杀手2》这两款游戏,单独展示DLSS4技术的实际效果。
1、《CS2》
首先是《CS2》,在更新升级后性能要求大幅提升的《CS2》中,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以4K分辨率+高画质下跑出了280帧的游戏平均帧数,1%Low帧为也有120帧。
而在2K分辨率+高画质下则跑到了平均455帧的游戏帧数,1%Low帧提升到203帧,游戏过程中丝毫不会影响发挥。
2、《古墓丽影:暗影》
传统光栅单机游戏可以考察一下RTX5080在非光追和DLSS时的性能表现:
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42帧;
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225帧;
3、《极限竞速:地平线5》
《极限竞速:地平线5》有着较为出色的优化:
在4K分辨率+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45帧;
在2K分辨率+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96帧;
相比公版RTX4080s,4K和2K分辨率下的游戏平均帧数提升分别达到了20%和38%。4、《孤岛惊魂6》
接下来就是光追游戏了,首先是《孤岛惊魂6》,它对CPU的单核性能要求也很高,支持光追和DLSS。经过实测:
在4K分辨率+极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55帧,1%Low帧120帧;
在4K分辨率+极高画质+开启光追+DLSS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28帧,1%Low帧55帧;
在2K分辨率+极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93帧,1%Low帧53帧;
在2K分辨率+极高画质+开启光追+DLSS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48帧,1%Low帧50帧;
5、《黑神话:悟空》
接下来就是显卡测试绕不开的“众生平等”之作《黑神话:悟空》了:
4K分辨率+影视级画质+50%超采样分辨率+高全景光追,游戏平均帧数为68帧;
4K分辨率+影视级画质+50%超采样分辨率+关闭全景光追+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80帧;
而切换到2K分辨率后:
在2K分辨率+影视级画质+50%超采样分辨率下,游戏平均帧数为86帧;
在2K分辨率+影视级画质+50%超采样分辨率+高全景光追+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01帧。这个性能表现还是相当可观的,未来《黑神话:悟空》也会支持DLSS4,届时对游戏体验带来的提升,看来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五、DLSS4游戏体验
上一代RTX40系列所支持的DLSS3技术,实际效果已然十分强劲。而DLSS4在DLSS3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帧生成的性能潜力。它运用全新的多帧生成技术,借助第五代TensorCore的强大性能,依靠AI为每个渲染帧最多生成3个额外帧,大幅提升游戏的FPS。
DLSS4可与光线重建、超分辨率、DLAA等DLSS技术协同运作,最高能让游戏帧率提升至传统渲染方式的8倍。玩家在游戏中启用DLSS4并搭配RTX5080显卡,便能轻松畅享开启全景光线追踪的4K高帧率游戏体验。
NVIDIAGeForceRTX50系列搭载的第五代TensorCore,在AI处理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相较前代提升2.5倍,显著降低了游戏延迟,后续将通过实际游戏测试呈现延迟的具体变化。此外,Blackwell架构的显示引擎对DLSS4技术的支持也极为关键,它通过提升像素处理能力,让DLSS4能更好地适应高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要求,最高可将像素处理能力提升至原来的两倍。
DLSS4技术在模型架构上有重大创新。它整合了DLSS光线重建、DLSS超分辨率以及DLAA等特性,并由首个实时Transformer模型驱动。该模型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能评估每一帧或多帧画面中每个像素的重要性,更精准地理解场景中的复杂关系。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生成像素的稳定性、减少了伪影,还在运动细节和边缘处理上表现卓越,让画面更加平滑自然。
《赛博朋克:2077》目前的steam测试版已支持DLSS4,我们通过它来了解下DLSS4的实际体验。如果是4K分辨率+超级画质,不开光追和DLSS,游戏平均帧数可以达到70.86帧。
打开帧生成选项后,可以看到下面多出了一个多帧生成的倍率选择项,即DLSSMultiFrameGeneration,可选择包括3x和4x在内的生成倍率。
我们依次在4K分辨率+超级光追画质+DLSS性能设置下,选择3x和4x多帧生成,运行游戏基准测试,分别得到了195.71帧和241.89帧的游戏平均帧数,3x多帧生成的表现,非常接近70.86帧的3倍帧数,在4K分辨率下超240帧的超级光追画质体验远超我们的预期,画面流畅度极高。
接下来进一步切换到超速光追画质+DLSS4多帧生成时,游戏平均帧数分别也有142.81帧、181.15帧。对于硬件性能要求极高的一款3A游戏中,竟然能有如此高的帧数。可以说DLSS4技术的出现,完全打破了大家以往对游戏性能的固有认知。
当然,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插帧,延迟的增加都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也实测了关闭和打开多帧生成后的延迟表现。在关闭帧生成选项的情况下,我们测试4K超速光追画质的游戏平均延为33ms。依旧在同一场景下分别开启3x和4x多帧生成,游戏平均延迟分别为44ms和49ms。
如此看来相比开启帧生成之前,延迟的确有一定的增加。不过3x和4x多帧生成延迟依次递增3ms、5ms,总体延迟都控制在50ms以内,对于非竞技类单机游戏来说这个表现完全可以接受。
事实上,帧生成确实会提升一定的游戏延迟,好在对于《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来说,影响并不大。开启多帧生成后,总体延迟控制在30ms以内,实际游戏过程中,即便是射击和砍杀操作也不会出现延迟不跟手的情况。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心灵杀手2》的表现。
在4K分辨率+原生最高画质下,游戏的平均帧数为46帧,注意此时游戏的延迟只有57ms。
而一旦我们开启光追选项,游戏平均帧数立刻会跌到无法流畅游玩的水平:
4K分辨率+原生最高画质+光追下,游戏平均帧数为24帧,1%LOW帧21帧;
4K分辨率+原生最高画质+路径光追下,游戏平均帧数为16帧,1%LOW帧2帧;
与此同时,大家应该也注意到开启光追后的游戏平均延迟会大幅提升,由原先的57ms提升到了106ms和157ms,游戏体验已经无法保证。那么DLSS4技术能扳回一局吗?
开启多帧生成后,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3x和4x多帧生成下的游戏平均帧数分别为139帧和185帧,虽然没有《赛博朋克:2077》那样夸张,但性能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游戏平均延迟的表现上,开启多帧生成后帧数相比4K+路径光追下少了一半,来到56ms,3x和4x多帧生成下的增幅和《赛博朋克:2077》保持一致,都是5ms左右的递增,毫无疑问Reflax低延迟功劳很大。考虑到《心灵杀手2》刚刚适配DLSS4,目前的延迟表现可以接受,希望游戏后续能够进一步优化延迟表现。
说到延迟,针对目前DLSS4适配游戏较少的问题,英伟达推出了DLSSOverride功能进行缓解,这个功能能让支持DLSS且还没有适配DLSS4的游戏获得DLSS4的帧生成和超分体验。
我们以《漫威争锋》为例,在4K分辨率+高画质+关闭DLSS情况下,游戏平均帧数181帧,1%Low帧135帧,游戏平均延迟14ms;
在4K分辨率+高画质+DLSS质量档,游戏平均帧数213帧,1%Low帧187帧,游戏平均延迟15ms;
在同样情境下,启用DLSSOverride,并将DLSS4帧生成设置为X4后,游戏平均帧数422帧,1%Low帧291帧,游戏平均延迟21ms。游戏帧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体验和原生适配DLSS4已经很接近了。
NVIDIAReflex2作为新一代低延迟技术,在DLSS4之外进一步提升游戏响应速度,优化操作手感。自推出以来,NVIDIAReflex已应用于超过100款游戏,有效降低PC延迟达50%。Reflex2引入FrameWarp技术,同步鼠标输入与渲染帧,实现游戏帧的实时控制,提供定制化的低延迟体验。展望未来,NVIDIAReflex2将为包括《无畏契约》在内的多款主流竞技和动作游戏提供支持,结合DLSS4技术,打造更卓越的低延迟游戏表现。
六、生产力
生产力方面,IT之家实测了ULProcyon的图像图像编辑、视频剪辑、以及AI文本撰写等性能。在图像编辑上,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配合AMDRYZEN9900X获得了9629分比公版RTX5080高了943分。
在视频剪辑性能测试中,GPU加速,得益于RTX5080Blackwell架构的第九代NVENC,其在H.264/H.2654:2:2编码的8位和10位视频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最终获得了63058分,比公版RTX5080高了425分。
最后是考验AI性能的大语言模型测试,面对13B参数量的LLAMA2模型平均OTS也有着83.91tokens/s,相比于公版RTX5080的83.48tokens/s有所提升。
总结
经过对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的测试,它凭借出色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DLSS4技术搭配第五代TensorCore,成为了显卡的强力引擎。DLSS4借助AI与先进技术,大幅提升游戏帧率,还优化了画面质量,让游戏体验更上一层楼。在实际游戏测试中,开启DLSS4后,游戏流畅度显著提升,画面效果也更加出色。
外观上,显卡以黑金色调为主,风格低调硬朗。线条硬朗,散热鳍片凌厉,风扇与金属装甲的设计,尽显工业风美学。背板的独特开孔设计,不仅美观还增强了散热效果。设计方面,它延续经典黑金配色,对于喜欢暗黑风配色的玩家非常合适。无论是在游戏性能还是外观设计上,影驰GeForceRTX5080魔刃显卡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对游戏玩家和创作者来说,都是颇具吸引力的一款产品。